|
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約佔全部惡性骨腫瘤的1/3,發病年齡大多在10歲至25歲之間,臨床上有3/4的患者是兒童和青少年。在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記者了解到,過去,骨肉瘤與其他腫瘤相比發病率較低,但近幾年骨肉瘤患者數量呈上昇趨勢,3年來,該院骨科門診接診的骨肉瘤小患者數量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2006年該院接診骨肉瘤小患者30多例。受認識上的誤區等因素影響,80%以上的骨肉瘤患者遭受到截肢的厄運,且5年生存率僅為20%至50%。
12歲的小雨(化名)是大慶市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從小喜歡跳舞、表演,9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慶少兒藝術團。她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舞蹈演員。但就在2006年4月,不幸降臨在了這個聰明美麗的小女孩身上,她被確診患上骨肉瘤。父母為了給小雨治病,帶著她輾轉於國內各大醫院,甚至還輕信過『黑醫』,差點送了小雨的命。小小年紀的小雨並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有多嚴重,也不知道死亡離自己這麼近。等小雨漸漸明白了自己的病情後,她抱著媽媽痛哭不止:『媽媽,我不想死,我纔12歲,我不想12歲就死……』同年9月,小雨來到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由於病情延誤,小雨的左下肢已無法保全了。得知自己要被截肢,小雨以自殺相威脅:『我不能沒有腿,我還要跳舞!』父母苦苦相勸了10多天,懂事的小雨終於同意了,她告訴媽媽,『如果沒有腿就能保住命,就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那就截肢吧。』同年10月末,小雨接受了手術,左腿髖關節截肢。
今年1月12日,記者在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見到小雨時,她正在學習。雖然只有12歲,但小雨卻表現出了成人無法做到的堅強與樂觀。她說,以後不能跳舞了,她就當一名服裝設計師,設計出許多漂亮的衣服。
與小雨相比,小患者鑫鑫(化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2003年,他右肩部長出骨肉瘤,腫瘤有籃球大小,表面皮膚發紫、發亮,即將破潰。因家長堅決不同意截肢,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的醫生為鑫鑫做了切除腫瘤手術。但他只活了兩年,離開人世時年僅8歲。
記者從該醫院了解到,在兒童惡性腫瘤患者中,除了骨肉瘤以外,白血病、腦瘤、淋巴瘤、腎母細胞瘤的發病率也是非常高的。來自齊齊哈爾市拜泉縣的小患者嘉嘉(化名)今年只有5歲。2005年冬天,他被確診患淋巴腫瘤。以種地為生的父母抬了幾萬元錢把他送到該醫院。手術後,嘉嘉又接受了近10次的化療,病情逐漸趨於穩定。如今,他每個月都要到醫院接受化療。每次化療,他都嘔吐不止,強烈的化療反應讓他的肺髒器官受到了不同程度地損害。
有關統計結果顯示,我省兒童惡性腫瘤患病率較前10年上昇了20%,哈爾濱市每年大約有200名兒童被癌癥奪去生命。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的專家指出,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兒童患癌癥的確切誘因。但兒童正處於身體的成長發育期,對外界環境侵害的抵御能力較弱,隨著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劑、防腐劑、化肥、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及裝修過程中甲醛等化學性致癌物超標造成的嚴重污染,必然會導致兒童惡性腫瘤高發。
專家建議,兒童應多食用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少食醃制、燒烤及膨化食品,少飲碳酸飲料,多參加戶外活動,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盡可能遠離各種裝修污染。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無原因的長期發熱、消瘦、身體某部疼痛難忍、顏面浮腫、呼吸困難等癥狀,要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做相應檢查,爭取早確診、早治療。圖為小雨在病床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