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3日電 哈爾濱市無業人員李某,沒有食鹽批發許可證,擅自購進大批非碘鹽和工業鹽,准備加工和偽裝成加碘鹽進行出售。2006年9月,哈市鹽務管理局將李某位於原動力區軋鋼廠院內的兩個制假窩點取締,查扣粉碎洗滌鹽和精制鹽31噸、工業用鹽17噸以及一些制假設備和假冒包裝物。案發兩個多月後,外逃的李某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今年1月初,李某因非法經營罪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據悉,這是哈市近年來破獲的最大一起假冒食鹽加工案。
非碘鹽冒充加碘鹽
2006年9月1日8時,哈市鹽務管理局稽查大隊接到群眾舉報,原動力區軋鋼街2號帶鋼廠院內19號車庫和零號車庫有人正在包裝食鹽。執法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4名婦女正在零號車庫內將大包裝的粉碎洗滌鹽、精制鹽及工業鹽分裝加工成小包裝的『精制碘鹽』,使用的是與哈爾濱鹽業公司同樣的包裝袋,在包裝袋上標有『哈爾濱龍鹽鹽業有限公司分裝、黑龍江省鹽務管理局監制、精制加碘食鹽』的字樣。經詢問,其中一名婦女指證19號車庫存有大量食鹽,並協助稽查人員將19號車庫打開。通過現場清點,兩個車庫內共有粉碎洗滌鹽和精制鹽31噸、工業用鹽17噸以及封口機、打碼機、包裝袋等一些制假設備和假冒包裝物。涉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聞風逃跑。
執法人員當即對查獲的『食鹽』和包裝物依法收繳,並分別委托省碘鹽質量檢測中心、定點包裝物生產單位省晶花碘鹽包裝有限公司進行質量檢測和鑒定。2006年9月4日,省碘鹽質量檢測中心對不同批次的粉碎洗滌鹽和精制鹽分別進行了抽樣檢測,被抽檢的粉碎洗滌鹽中的碘含量均符合碘含量20?50標准值。精制鹽中碘含量的平均值卻為零,也就是不含碘。與此同時,省晶花碘鹽包裝有限公司也出具了鑒定結果,查扣的精制鹽和粉碎洗滌鹽包裝,包括國家防偽標識,均為假冒偽造。
涉案嫌疑人李某非法經營食鹽數量達到了非法經營罪(20噸以上)的刑事責任追訴標准,事後被哈市鹽務管理局移送哈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三大隊立案偵查。2006年11月15日,一直潛逃在外的李某到警方投案自首。今年1月初,檢察機關以李某涉嫌非法經營罪將其批捕。
吃非碘鹽會智力低下
據哈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三大隊大隊長田廣洲介紹,犯罪嫌疑人李某是哈市南崗區人,被查扣的無碘食鹽和工業用鹽是遼寧省一男子以每噸390元的價格用汽車給他運過來的。該批食鹽未到哈市前,李某的同伙在原動力區軋鋼街2號帶鋼廠院內租賃了兩個車庫當生產車間,還私自印制了鹽業部門的包裝物,准備加工包裝成『精制碘鹽』後,以每噸近千元的價格出售。雖然李某還沒有將該批『食鹽』售出,但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非法經營食鹽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中相關規定,不管是否銷售都一律視為犯罪,都應以非法經營罪處理。
據哈市鹽務管理局鹽證科科長王英春介紹,食鹽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國家對食鹽實行專營管理。市場上不符合衛生標准的鹽有非食用鹽、非碘鹽和不合格碘鹽三種,其中,非碘鹽是指生產出來的鹽不含碘,卻以加碘鹽的名義來出售,這種鹽對人的危害最大。缺碘會造成智力低下,成年人和青少年會得甲狀腺腫大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