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社保新政策讓百姓日子更踏實
2007-01-17 09:31:5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振宇 劉鐵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7日電 題:築和諧安康的『生命線』--110餘項社保新政策讓百姓日子更踏實

  生病時高額的醫藥費有地兒報銷,失業後政府能搭把手給扶上崗,退休後能按時按點兒領養老金,家庭遭遇變故時社會有救濟……這是每個普通市民人生中最緊要的大事,也是一座城市的民生之本。

  4年來,哈市陸續出臺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再就業等110餘項社會保障新政策。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帶來的實惠,更多人接受了『零就業家庭』的援助,更多人接受了『4050』公益性崗位等再就業政策帶來的新機會。百餘新政策構築了一條城市的『生命線』,給了百姓一個富裕安穩的『現在』,一個衣食無懮的『未來』。

  記者近日采訪了哈爾濱市社保新政策的幾個受益市民。他們用親身經歷,述說新政策帶給他們生活的新變化,也堅定了他們追尋新生活的信心。

  就業飯碗

  公益崗位援助零就業家庭

  一個家庭沒有一個人就業,基本的收入來源保證不了,生活困難可想而知。去年10月前,孫華洋一家就處於這樣的境地。像孫華洋這樣的『零就業家庭』,哈爾濱市有5000多個。

  2006年5月,哈爾濱市出臺了《哈爾濱市『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管理辦法》,將零就業家庭成員納入重點援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再就業優惠證》,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經考核,孫華洋成為了一名協管員,他說,終於有了固定工作,甭提心裡多踏實了。

  市就業局就業處處長王永斌告訴記者,去年,哈爾濱市開發的1萬餘個公益性崗位,重點向零就業家庭成員傾斜,並為其提供適當補貼。公益性崗位的種類也拓展到環保監督、保潔保綠、校園管護、保安巡邏等領域。

  據市勞動和保障局的龔言介紹,小額擔保貸款管理辦法、失業和就業登記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的相繼出臺,促進了社會再就業工程。此外,哈爾濱市還建立了市人力資源市場、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基地和技師學院,全市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更加完善,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政府為主、社會化就業方式為輔的就業模式逐步走向成熟,4年來,全市累計實現城鎮就業51.6萬人,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

  生命保險

  個體業者首次有了醫保

  2006年6月1日,《哈爾濱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正式實施,該辦法將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和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農轉非人員、進城務工人員等納入參保范圍。4年來,哈爾濱市僅在醫療保險方面就出臺了《哈爾濱市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哈爾濱市進城務工人員參加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等多項政策,基本覆蓋了應保障群體。一系列社會保險政策的出臺和調整,讓百姓的生活更順暢了。

  ———《哈爾濱市城鎮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辦法》的出臺,將擁有城鎮戶口的打工者等自由職業者及靈活就業人員首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所有城鎮戶口的各類從業人員都能『老有所養』;

  ———《哈爾濱市農民工工傷保險辦法(試行)》的出臺,保障進城務工農民合法權益,使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農民工得到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

  截至目前,哈爾濱市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五險』應保盡保。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86%左右,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達8.5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70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55萬人。

  特殊群體50%失業金被『4050』領走

  2003年,45歲的李惠蘭下崗了,進入了尷尬的『4050』群體,只靠丈夫的幾百元工資生活。《哈爾濱市失業保險辦法》的出臺,把李惠蘭『攬』入了失業保險。從那時起,她領取了失業保險金。錢雖不多,但多少改善了家裡的窘境。

  在失業保險職業培訓補貼的幫助下,她進行了家政方面的培訓,應聘到哈爾濱市一家家政公司工作,每月收入1000元以上。失業保險基金幫助李惠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駛入了人生的新軌道。

  市勞動局失業保險處處長劉英涵告訴記者,2004年《哈爾濱市失業保險辦法》出臺至今,哈爾濱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在百萬以上,有8萬餘人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其中,『4050』人員佔50%以上。失業保險基金發揮了促進再就業的功能,通過培訓,強化技能,促進了『4050』人員的再就業。

  《哈爾濱市市區低保家庭少年兒童醫療救助暫行辦法》等諸多政策,給困難群體等特殊家庭『雪中送炭』。市區(暫不含呼蘭區)內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家庭18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均可從政府獲得醫療救助。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