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牡丹江市代表委員們關注增強社會保障能力
2007-01-24 16:10: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蔚然 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4日電 在日前召開的牡丹江市『兩會』上,代表和委員們在繼續關注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就增強社會保障能力、擴大就業再就業、提高百姓健康意識等民生問題紛紛建言獻策。

  王君臣委員認為,就醫難是低保貧困家庭面臨的最大問題。因為高額的藥費、醫療費和住院費,讓許多貧困患者在疾病面前只能『大病小治,小病不治』。建立定點扶貧醫院,讓貧困患者在就醫時享受部分減免優惠政策,對於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王福寶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07年牡丹江市要在6縣(市)全部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縣為單位讓參加合作人數達到農業人口的85%,作為來自鄉村的醫務工作者,他感到十分振奮。他建議,政府應加大對農村衛生醫療的投入,讓鄉村衛生所在給村民診病的同時,把大部分精力轉移到對疾病的預防上。

  梁中瑜委員還提出,有資料顯示,人們在健康上投入1元錢,就可節省8元的醫療資金。所以,政府應多關心百姓飲食、用藥、環保安全,倡導健康理念,為家庭和政府財政減少支出。

  據悉,今年牡丹江市將探索建立慈善醫院,探索解決『三無』對象、五保人員、低保人群就醫難問題,同時還將逐步提高城鄉低保標准,完善低保綜合救助制度,切實發揮教育、醫療、法律援助、供暖、水電等各項救助制度的解困效應。並通過強化慈善公益性質的服務措施,建立和完善教育、醫療、社區便民等服務網絡。

  朱福德、姚偉委員認為,要從就業、培訓、社會保障、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維護職工權益等方面入手,加大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擴大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覆蓋范圍,讓百姓從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得到更多實惠。

  政協委員、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張新剛表示,扶貧解困、推進就業,這些民生問題如果能夠得到很好解決,必定會促進整個社會更加和諧。今年,牡丹江市將把市級低保群體納入到住院醫療保險覆蓋范圍,出臺農民工參加住院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辦法,並將探索農村養老保險問題。另外,還要加大技能培訓,充實和完善人纔技能儲備庫,這樣既能解決好技能人纔相對短缺問題,又能增強困難群眾的造血功能。

  丁彥君委員建議,技能培訓應向『4050』人員傾斜,這部分人員由於年齡大,缺少技能,實現再就業困難較大,政府應多給扶持,多為他們提供公益崗位。同時,還應加大對『4050』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醫療保險覆蓋面。他認為,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前提是經濟的發展。只有城市有了新經濟增長點,人民群眾纔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纔能從根本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