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5日電 省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開幕式後,來自佳木斯市的代表倍感振奮。在下午的分組討論會上,佳木斯代表紛紛發表了自己對政府工作報告的認識和意見,歷數近年來佳木斯市招商引資所取得的成績。
佳木斯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使該市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與外界企業實現了合理對接。5年來,全市國內招商引資總體到位資金163.11億元,同比增長226%;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890萬元,同比增長381%,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佳木斯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實際利用外資均實現歷史性突破。據初步統計,5年來,佳木斯市累計引進建龍鐵礦、黑龍農藥、寶碩農膜、慶豐水電站等千萬元以上項目232個,同比增長185%;佳木斯市國內招商引資總體到位資金163.11億元,同比增長226%;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國際間合作向縱深發展,5年來,全市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890萬元,同比增長381%。外來投資已逐步擴大到該市的機械加工、糧食加工、基礎設施等重點產業以及能源開發等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個領域。
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跳出佳木斯研究佳木斯,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謀劃佳木斯發展,推動招商引資實現了戰略昇級。2005年,佳木斯市政府聘請了北京新華管理顧問公司作為該市制定發展戰略的『外腦』,他們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佳木斯的特長,並且運用市場的方式,站在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大格局中研究佳木斯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經過科學論證,為佳木斯市制定了一個高水平又極具操作性的發展藍圖。這是佳木斯市首次借助『外腦』對城市進行清晰定位和高品位包裝。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嘗試,佳木斯市不斷創新招商方式,通過『上門直銷』、中介招商、引領佳木斯進入國內外『資本超市』等方式,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由無差異招商向差異化招商的轉變,確定了明確的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渠道、網絡、工作團隊及客戶資源。
在招商工作中,他們不斷拓展招商渠道,利用鄉友會、外企協會、招商引資網等渠道構建了招商引資立體網絡格局。5年來,全市逐步建立健全了『四個一』招商引資保障機制,充分調動了全市上下招商引資的積極性,推動了招商引資向縱深發展。打造環境品牌,逐步實現從政策招商向環境招商轉變,也是5年來該市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大亮點。叫響3個品牌:優秀的城市形象品牌;優美的招商硬件設施品牌;優良的招商軟環境品牌。通過5年來的努力,目前佳木斯市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政策、機制進一步完善,形成了利用外資加快發展的共識和『重商、親商、愛商、扶商、富商』的氛圍,吸引外資的『窪地效應』也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