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電 (記者 單志華) 創造和諧社會需要從服務窗口做起,殘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注和幫助。九三學社省委員會提出,要重視目前社會上存在的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乘車難現象。
【提案摘要】
我省部分城市公交車拒載老年人和殘疾人的現象時有發生。當今社會正在邁入老齡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經常乘車外出,這種現象傷害了很多老年人的心,也給社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將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決不能讓這種不和諧的現象影響社會形象。
【記者調查】
一些公交車為了減少麻煩,見到老年人和殘疾人行動緩慢乘車不便,不是主動地幫助,而是『客氣的』拒絕上車,或讓等下一輛車,有的乾脆就拒絕他們上車。重慶日報曾刊登過『盲人夫婦乘車10分鍾被拒7次』,曾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委員建議】
1、公交公司要多調研,針對當前人流出行的特點對公交線路進行合理調配。
2、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合理布局老年人公共活動場所,避免一些喜歡參加活動的老年人在上下班乘車高峰時間外出。
3、公交公司應加大力度管理公交車站臺的秩序混亂現象,使市民文明乘車、排隊乘車,形成一種習慣、一種良好的風氣,以展現龍江人的形象。
4、應盡早出臺相關政策,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即早上7時到9時、下午5時至6時30分兩個時段內,限制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優惠或免費乘車。
5、有關部門應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公交人員的教育、培訓、監督工作,為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做好服務工作。
責任編輯:魯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