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電 (記者 單志華)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龍江是2007年我省的工作重點之一。針對這一話題,民盟黑龍江省委員會和政協委員梁文弟不約而同地提出在我省大力發展秸稈發電技術的提案。
【提案摘要】
秸稈代替煤炭,成為21世紀新能源的前景廣闊。秸稈加工成燃料塊以後的燃燒速度比煤的燃燒速度快15%,秸稈燃料塊的發熱量可達3200-3800大卡/公斤,一噸秸稈塊等於0.7- 0.8噸標准煤,使用一噸秸稈燃燒塊比使用一噸標准煤節省50-80元。目前,秸稈發電技術已經成型,同時,由於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全國范圍建廠發電熱情高漲,為我省這樣一個秸稈資源大省提供了發展這一技術的有利契機。利用秸稈發電已成為發展循環經濟,調整能源結構,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緩解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壓力的重要舉措。
【記者調查】
秸稈發電是利用秸稈燃燒產生的熱量使水轉化為水蒸氣,推動汽輪機轉動,再通過發電裝置發電。國際能源機構的有關研究表明,秸稈是一種很好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千分之三點八,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約達百分之一。秸稈發電不僅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還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我省秸稈資源豐富,年產秸稈量就有4000多萬噸,目前,絕大部分秸稈被焚燒或低值利用,其焚燒產生的煙霧對環境構成污染。
【委員建議】
建議政府重視,組織科研和規劃力量,到晉州等地考察,結合我省實際進行科學論證。與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加強合作,在我省全面引進他們的生物汽化發電技術。選擇秸稈資源豐富的縣進行試點,成功後在全省推廣。政府有關部門與電力部門協商,盡快出臺有利於生物質發電上網政策,使生物質發電促進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