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電 題:代表與專家互動評說 黑龍江對俄邊貿面臨轉型關口
東北網記者張昭 劉仲實 曹曦
【引出話題】近日,俄羅斯政府頒布《俄羅斯聯邦禁止外國人在售貨攤位和市場從事零售工作政府令》,從2007年1月1日起,外國務工者將被禁止在俄羅斯從事酒類和藥品貿易。從2007年4月1日起,將全面禁止外國人在俄從事小額零售貿易。在省人大十屆六次會議的會場內外,引起了代表和專家的熱烈討論。
【互動評說一】一石激起千層浪
【聚焦俄羅斯】據黑河口岸反映,俄羅斯該項政策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統計顯示,僅在黑河對岸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大市場上,從事零售業的黑龍江籍商人就有1800人。在『大限』日期到來前,他們要盡快處理掉商品,因為他們在俄的庫房都是備案的,庫存商品一旦被沒收,將血本無歸;而運進俄羅斯的產品再運回國內,將按進口產品再次征收關稅,兩次關稅加上往來的運費,還不如把產品直接扔在俄羅斯。
為把損失控制在最小,中國商人便停止進貨,開始揮淚大甩賣。對俄貿易額排名全國第一的綏芬河龍江商聯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來君預估自己的年終結算,將減少近40%。
![]() |
王曉明 |
【代表評說】來自雙鴨山市的王曉明代表說,黑龍江2007年的對俄邊貿形勢很嚴峻,『禁商令』會使對俄邊境貿易額下滑。
【專家觀點】黑龍江省著名經濟專家、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研究基地主任、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宋魁認為,應從兩個角度看待俄『禁商令』的出臺,一方面,對那些通過正規渠道進行對俄貿易的企業、個人而言應該是件好事。他說,『灰色清關』的終結意味著對俄貿易環境將更加公平透明和規范化。大量集貿市場的消失和『練攤者』的退出,勢必將使俄羅斯終端零售市場出現一段時間的『真空』,這顯然是個不錯的商機。另一方面,黑龍江省在俄羅斯從事零售業的商販將受到極大的衝擊。黑龍江省企業和個人應當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想方設法打入俄羅斯本國人的營銷渠道,利用俄方資源開拓中高檔市場的業務。
【互動評說二】應對『灰色清關』尋出路
【聚焦口岸】1月上旬,黑河口岸出口果蔬產品200批次,1793噸,貨物總值38.4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27.5%、43.0%和41.6%,出口量大幅下降。宋魁說,據不完全統計,黑龍江在俄羅斯境內從事商品零售業務的商人多達10萬人。目前,在黑河口岸從事民貿商品經營的商人已大幅減少了向俄羅斯發貨,出境民貿報關的數量也由原來的日均800餘包下降到日均300餘包,按照今年的出口規模計算,將會影響黑河口岸4.3億美元的出口貿易額。據海關統計,2005年全省『倒包』出口近29.2億美元,佔全省對俄出口額的76%。2006年大約在35億美元左右。如果中斷『倒包』出口貿易,黑龍江省對俄貿易將會大幅度下降。
![]() |
胡東勝 |
【代表評說】省人大代表、黑河市副市長胡東勝說,俄的『禁商令』使主要銷售渠道受阻,俄羅斯對原木的出口關稅從4歐元/立方米上漲到6歐元/立方米,一下上漲了50%,還有對從事木材開采的企業,木材落地後深加工比例要達到30-40%,這些都影響了我國在俄羅斯的森林采伐業的發展。
胡東勝認為,客觀的看,俄羅斯出臺『禁令』,是在規范本國市場環境和秩序,但是,對與俄羅斯小額貿易關系密切的國家卻產生了災難性的影響,尤其是對黑龍江省的邊境貿易發展會產生極大制約。而新的不利因素還在不斷增加,一些潛在風險隨時都會發生。我們要從自身存在的問題來反思我們如何適應對俄貿易環境的變化,從戰略上尋找出路。
【專家觀點】俄羅斯打擊『灰色清關』的力度之大、時間持續之久是歷年所沒有的。特別是從最近俄查抄哈巴羅夫斯克大市場的行動看,打擊『灰色清關』的措施將會更加嚴厲,動作會更加頻繁。一些資深專家分析,俄施新政的主要原因:一是規范市場秩序,為『入世』做准備;二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限制外國勞務,保護本國公民就業,消除非法移民問題隱患;三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保護和促進民族工業和商業利益。
【互動評說三】不做『二傳手』轉型出口產品結構
【聚焦歷史】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回顧中俄邊貿的歷史,幾經起落。中俄邊貿始於最原始的以物易物。1987年,黑河市用208噸西瓜換回360噸化肥。『西瓜換化肥』效應示范作用,讓當地老百姓蜂擁奔向邊境口岸,參與到以貨易貨的邊境貿易中,中俄邊貿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但好景不長。中俄邊貿在1993年達到高潮以後,在1994年急劇降溫,假冒偽劣產品充斥的市場,讓中國產品失去了聲譽;而俄羅斯經濟形勢使得購買力也跌入低谷。從21世紀初開始,俄羅斯針對我國對俄貿易的政策一直在調整和變化。宋魁說,受此影響,綏芬河口岸的過貨量急劇下降,2006年已連續8個月基本沒有發包業務,出口同比減少3.3億美元。1—11月份綏芬河僅服裝和紡織品出口一項就比上年同期減少2.65億美元,使全市對俄出口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
![]() |
王發 攝影/楊靜 |
【代表評說】來自佳木斯市的王發代表認為,要進行貿易方式轉型,要改變目前的倒包、練攤式的方式。『禁商令』會在某種程度上刺激擴大對俄貿易的規模。『禁商令』執行後,將有近萬名佳木斯籍華商受到波及,他們應該利用自身所具備的語言、人脈、資金、熟悉法規及人文環境等優勢,變零售企業為加工、制造企業,主動順應俄羅斯政府以整治『灰色清關』為目的的各項政策。
【專家觀點】要進行出口產品結構轉型。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姜振軍教授認為,黑龍江邊貿一直在做『二傳手』,目前俄羅斯市場急需的家電、服裝鞋帽等輕工產品都來自南方,黑龍江沒有生產基地。即便是蔬菜、食品,黑龍江省也沒形成對俄出口優勢,很少有當地種植、生產加工的水果蔬菜產品。因此,應當針對俄市場需求,發揮黑龍江的產品優勢,出口適應俄市場的產品。宋魁認為,對俄貿易,要建立和發展對俄出口生產體系,進行資本輸出,優化對俄貿易結構,培育對俄貿易龍頭企業,走出去在俄羅斯建立工業園區,建立國際物流公司,規范化操作國際貿易業務,發展現代流通。
【政府措施】張左己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2007年,黑龍江省要強力推進對俄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建立對俄森林采伐、石油開采的長期合作機制,推進已簽約能源原材料項目的務實合作,力爭一批新的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加強與俄地方政府間的磋商和協調,推進對俄農業合作,今年要努力實現農產品出口基地種植面積、境外農業開發面積和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額三年均翻一番的目標。加強對俄科技合作,重點推進裝備制造等領域5個科技合作項目的產業化。
抓住俄房地產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活躍期的有利時機,支持有實力的企業挺進俄建築市場。
鞏固與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友好合作關系,逐步推進互惠合作向俄腹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