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5日電(記者 雷蕾) 黑龍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25日隆重開幕。會上,省長張左己代表黑龍江省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多次出現『對俄經貿科技合作』這一熱詞,引起了省政協委員的廣泛共鳴,委員們圍繞這一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2006年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發展回顧(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取得突破性進展,10個重點能源原材料合作項目進展順利,進口木材942.2萬立方米、原油149.1萬噸。危險有機廢物無害化處理等8個科技合作項目實現了產業化。對俄投資實現8.37億美元,兩年翻了三番,全年實現對俄進出口額66.9億美元,增長17.8%,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2.0%,佔全國對俄進出口總額的20%,提前一年完成了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第一階段目標。成功舉辦了國家賦予我省的24項『中國俄羅斯年』活動,文化體育交流日趨頻繁。
2007年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展望(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強力推進對俄、對韓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建立對俄森林采伐、石油開采的長期合作機制,推進已簽約能源原材料項目的務實合作,力爭一批新的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加強與俄地方政府間的磋商和協調,推進對俄農業合作,今年要努力實現農產品出口基地種植面積、境外農業開發面積和對俄農產品出口貿易額三年均翻一番的目標。加強對俄科技合作,重點推進裝備制造等領域5個科技合作項目的產業化。抓住俄房地產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活躍期的有利時機,支持有實力的企業挺進俄建築市場。鞏固與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的友好合作關系,逐步推進互惠合作向俄腹地延伸。不斷擴大對俄文化交流,努力辦好我省承辦的『俄羅斯中國年』活動。
政協委員為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建言獻策
袁歆委員:我省對俄貿易關鍵在於落實
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發展的目標的調整是十分及時的,首先,就是要把單純的邊貿易向俄羅斯的腹地,向主渠道轉化。由單純的貿易向貿易、加工和投資相結合的方向來轉變。我們的目標是,2010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達到140億美元,對俄投資額達到8億美元。我認為,加大對口岸和交流設施建設的力度十分必要。黑龍江省應該加大對俄投資,這是佔領俄羅斯市場的有效途徑。黑龍江省還應該成為對俄工業品加工基地、對俄農業品出口基地,以及同俄進行科技合作的基地。最近幾年我省提出對俄羅斯實行經貿和科技戰略合作昇級的理念,若實現這個理念我們還應該借助全國的力量,共同來進行對俄貿易。
省政協臺港澳僑外委:轉換對俄貿易形式
省政協臺港澳僑外委的委員們指出,當前中俄經貿科技合作正經歷重要的結構性轉型期,合作的形式由單純的貿易向相互投資和技術合作過渡;合作的主體由過去的小商販向兩國的大公司、大企業過渡;合作方式也由過去的『易貨貿易』及『現金支付』方式逐步轉換為符合國際貿易慣例規范的貿易形式。委員們對我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的發展戰略提出以下建議:
提高對俄出口產品的標准化水平和科技附加值,打造出口品牌產品,增加出口產品的含金量,如機電產品、電腦及配件等高新技術產品、高檔消費品等。
擴大對俄開放,積極推動向俄羅斯腹地發展戰略。我省應緊緊抓住俄羅斯准備入世的契機,在遠東地區的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勘察加、薩哈林及西伯利亞地區發展開拓新的市場,重點在能源開發、重點項目投資、建築等方面。
推進對俄人纔技術交流合作,開展引進人纔戰略。規范扶持對俄勞務輸出,推動富民強省戰略。我省應由有關部門制定專門單位負責組織對俄勞務輸出,規范市場,人員對象不僅限於農民,城市下崗職工也要納入輸出范圍。要嚴格執行《中俄臨時勞務合作協議》,僱主要承擔起保證僱工人身安全、足額發放工資等責任。
民盟黑龍江省委:加快佳木斯對俄經貿合作
佳木斯市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在黑龍江對俄開放『金三角』格局中處於北有黑河、南有綏芬河的居中位置,發展對俄經貿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民盟黑龍江省委員會的委員提出要進一步加快佳木斯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同江、撫遠口岸設施進行進一步改造,提高通關無害化能力;開發俄能源、礦產資源,突出重點項目,建設對俄原材料加工的重工業生產基地;加快對俄出口基地和園區建設。重點建設好佳木斯市對俄出口加工園區和同江、富錦、撫遠三個木材加工園區及對俄高科技機電產品基地。
名詞解釋--對俄經貿科技合作
黑龍江是中國與俄羅斯的邊境省份,與國內其他省份相比,對俄合作、對俄貿易始終是黑龍江的優勢之一。黑龍江具有優越的對俄人纔優勢、地緣優勢和長期建立的友好關系。發展對俄經濟始終是黑龍江省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黑龍江省已經成為國內其他省份對俄合作的橋梁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