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日電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研究員姜振軍認為,提高對俄貿易往來層次,黑龍江省對俄貿易仍有較大商機。
姜振軍分析說,此次俄羅斯政府出臺一系列法規政策,最直接的原因是俄政府從自身管理角度出發,為進一步整頓規范移民秩序,而相應對移民法等進行了修訂。同時,俄政府的一系列舉措是為本國『入世』進行准備,俄政府不希望將本國零售業銷售市場全部讓給外國人,而及時整頓零售業銷售市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俄政府此舉本意是希望為當地民眾拓寬就業市場,以市場招標等方式為本國國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一初衷是為老百姓帶來實惠,然而實際上一部分俄羅斯人不能忍受在基本條件不是很好的露天市場從事商品零售,因此俄政府此舉未必能得到民眾的積極響應。
針對目前俄羅斯對外國商人『掃地清市』的情況,即便是俄政府在實踐過程中不出臺一些調整政策,俄地方政府也有可能針對此打些『擦邊球』。畢竟以免簽方式進入俄羅斯境內的公民,可在遞交申請後的10個工作日內獲得工作許可證,俄政府可以對外國勞工進行配額。此外,俄允許部分具備一定經濟基礎和適應能力的外國商人到俄超市或者商場從事市場銷售,因此部分外商還有機會在俄經商。
姜振軍分析說,俄羅斯此次政策調整最直接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我國對俄的商品零售業貿易往來中。對於黑龍江省而言,受到影響比較明顯的是黑河口岸和綏芬河口岸。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省在對俄貿易的某些方面還在低層次中徘徊,企業很少有自己的品牌,結果往往是在對俄的服裝、鞋類等商品零售業貿易往來中,充當了外省與俄往來『二傳手』的角色。
姜振軍說,目前以國際正規方式合作的正常中俄進出口貿易往來不會受到影響,黑龍江省對俄貿易仍然有很多商機。他建議,在對俄進行商品貿易的同時,黑龍江省可開展經濟技術合作、深加工及其他貿易方式,使貿易結構、貿易層次呈現多元化合作。省內商家可針對俄羅斯民眾的消費習慣,改善目前的產業結構、完善生產等環節,抓住我省『天時、地利』的對俄商機,提高對俄的合作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