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代表委員建議讓名醫走進社區 使醫患『零距離』
2007-02-03 11:47:1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3日電 題:讓名醫走進社區使醫患『零距離』--代表委員建議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的同時,提高社區醫療服務水平

  背景

  為緩解市民『看病難』,市政府連續兩年將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列入為群眾辦的20件實事之中,大大加快了哈爾濱市社區衛生服務組織的發展步伐。

  如何在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的同時,提高社區衛生中心的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使用,讓百姓真正得到便利?在兩會上,關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話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焦點。

  問題

  社區衛生中心多數成了『靜點室』

  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69個,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框架基本形成。但社區居民看病難問題現階段仍然普遍存在,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衛生中心患者少等現象仍然非常突出,多數社區衛生中心成了專門的『靜點室』,另外,其建設步伐、普及率、覆蓋面距百姓需求還有距離。

  聲音

  建議一:社區衛生中心建設切忌『一刀切』

  市人大代表徐建華:目前全市遠遠沒有達到一個社區一個衛生中心的目標。建議由政府加大投入,制定詳細的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近遠期目標,跟蹤問效,抓出實效。同時采取目標管理方式,一社區一議,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不能機械要求面積必須達標的硬規定。利用現有社區辦公場地,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普及建設的速度,切實解決社區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建議二:鼓勵名醫定期輪流到社區出診

  市人大代表閆桂蘭: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件有益於百姓的好事,可是現在很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卻變成了單純的『靜點室』,沒有起到真正的提供醫療服務的作用。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社區缺少專家和名醫,老百姓對社區醫生缺乏充分的信任。如果大醫院的專家能夠定期輪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診,並且形成一種制度,不僅將大大提高社區衛生中心的醫療服務水平,同時也將為老百姓帶來便利與實惠,使百姓在自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專家門診的高水平醫療服務。

  建議三:切實加強社區醫務人員的培訓

  市政協委員劉向紅、陳序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本身承擔的就是百姓日常的看病需要,它本身就不是『大而全』,所以在建設過程中就應當切合實際。一般而言,社區醫務人員要求是通科醫生,這樣的醫生不能樣樣都精通,但是各科相關醫療知識都應具備,他不一定會治所有的病,但是他應該能對病癥有一個初步的診斷,然後由大醫院醫生負責治療。根據有關部門要求,老城區要調整醫療資源配置,現有的一、二級醫院除個別專科優勢較明顯的以外,全部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硬件的改善也將提昇社區醫療服務水平。但是,對於社區服務人員的培訓需要有一個過程,另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通過上級醫療機構解決培訓與專家出診等問題。

  建議四:大醫院與社區衛生中心建轉診制度

  市政協委員董曉秋、趙菊叢等:現在很多患者有頭疼感冒也願意進大醫院,其實這是一種醫療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目前哈醫大一院每天的門診量達到5000人,而社區醫院卻存在『吃不飽』的問題。如果建立社區衛生中心與大醫院雙向轉診制度和相互支援制度,不僅可以讓患者真正體會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便利,同時也能夠促進醫療資源共享,形成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