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5日電 『讓弱校變強,實現均衡教育,除了硬件改造外,還要在師資配備上做文章』,第六中學校長、代表邵曙光認為,哈爾濱市應增加中小學校的教師編制數量,把優秀人纔引進校園,為教師合理流動、公平競爭創造充足的空間,最終提高教育質量。
邵曙光說,目前哈爾濱市中小學校的編制嚴重不足,造成教師隊伍的結構性缺失,無法適應新課改的教學任務。他認為,除了加強教師培訓外,還應加大編制數量,引進優秀人纔、充實到校園,引入競爭機制,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最終帶動教學質量的整體提昇。這樣,纔能從根本上縮短校際間的差距,遏制『擇校熱』,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均衡、優質的教育。邵曙光認為,哈爾濱市應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改造力度,在入學半徑允許的情況下,加快名校與薄弱校的資源整合速度,發揮名校資源輸出效應,使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共享。
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減負』,邵曙光認為,要想讓學校給學生減負,家長要先樹立『減負』意識,而不是『評價學校的好與壞只盯著昇學率』,『班級成績不是最高就要求換老師』等等,只有學校和家長雙方面合力,孩子纔能真正減負,纔能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