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建成的磨盤山水庫。
代雨成和哈爾濱14萬戶居民第一批喝上磨盤山水。
東北網2月6日電 2006年12月23日,哈爾濱市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正式向市區供水。從2003年,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開始建設那一天起,哈爾濱市民就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發生過後,哈爾濱市民更急切希望早日喝上這天然的清泉水。保護好磨盤山水源地,保護好來之不易的山泉水,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並伴隨著水庫工程的進展而不斷昇溫。
隱懮喝上安全水不忘水安全
半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代雨成老人和他所在的平房區新志社區居民仍沈浸在喝上清冽山泉水的喜悅當中。代大爺說,這輩子他喝過好幾種水,1991年之初,他家所住的地區一直喝地下水,但由於地下水中的一些礦物質含量不達標,致使這個地區許多人都有『少白頭』。1991年起,松花江水取代了地下水,但在經歷了松花江水污染之後,老人心裡總是會有隱隱的擔心,生怕哪天『這水又不安全了』。
和代大爺一樣關心磨盤山水安全的還有龐玉成老人,松花江污染過後剛剛恢復供水的時候,省長張左己曾到老人家探望恢復供水後市民生活狀況。而老人對於有關水安全的問題非常關心,『2005年松花江污染停水的時候,我們就聽說去年年底能喝上潔淨的磨盤山水,從那時起,老百姓就盼望著水龍頭裡早日流出清澈的山泉水。可是後來我看到有媒體報道,磨盤山水庫又要被污染,我感到非常震驚,這可是大事啊!』龐玉成老人語氣焦急,『磨盤山水源地的保護,直接關系著哈爾濱市幾百萬人民的飲用水安全。磨盤山水庫是全市人民希望的寄托,我們已經吃盡了上游污染下游遭殃的苦頭,決不能讓這種事情重演了。』
保護吃水人管不著水源
磨盤山水庫工程從開工的那天起,3年過去,市民已經喝上磨盤山水,但是相關保護法規仍在醞釀之中。有專家認為,是體制不順形成了『吃水的人管不著水源,水源地的人又不吃那裡的水』,一方著急、一方不急的局面。
而山河屯林業局在匯水區內的9個林場,是制約磨盤山水源地保護立法的最大體制障礙。據哈爾濱市政府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說,林場隸屬於省森工總局,不歸哈爾濱市管轄。如果想通過哈爾濱市人大立法,就必須將匯水區內的9個林場或整個山河屯林業局林場全部接管過來,但這需要幾億元資金,哈爾濱市政府難以消化。
記者曾從哈爾濱市法制辦等部門了解到,三人班村和另一個距離水源地同樣遠近的大貴村,早已進入有關部門的搬遷計劃,但由於磨盤山水源地保護法規尚未出臺,兩村搬遷與否、何時搬遷仍存變數。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哈爾濱市起草的《磨盤山水庫水源地保護條例》已由哈爾濱市政府報到省政府,哈市政府還向省政府遞交了『保護區內禁止采伐』的文件,這兩個文件目前都在申報當中;磨盤山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基本清除了污染源,一級保護區附近居民的污染治理工作正在規劃當中,居民暫時不能搬遷……
呼吁不要城市頭上『洗腳水』
2006年2月召開的哈爾濱市十屆政協四次會議上,民進哈爾濱市委就提出,抓住國家制定和實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重要機遇,將磨盤山水庫水源地保護作為這個規劃必須認真考慮的項目,重點搞好松花江支流拉林河上游源頭污染防治規劃及資金安排。
全國政協委員趙學銘在2006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也提出,磨盤山水庫水源環境保護刻不容緩,決不能讓磨盤山水庫成為頂在城市頭上的『一盆洗腳水』。
和趙學銘一樣,哈爾濱市政協委員、黑龍江省紡織工業設計院高級工程師杜成城一直都非常關注磨盤山水源地的保護問題:『密雲水庫是北京市民的水源地,那裡是不允許有任何人進入的,是封閉式管理的。磨盤山水庫是哈爾濱市的水源地,也應該是無人區,只有這樣纔能真正保護好水源地。』2003年在政協會上杜成城就提交了『治理飲用水污染的提案』,希望能夠立法,將磨盤山水源地保護起來,並連續三年寫了三個關於水的提案。2005年,杜成城又和其他政協委員一道上交提案,再一次呼吁立法保護水源地。『政府下這麼大力氣,投了那麼多錢,不能白扔了。』
污染千噸農藥殘留流入磨盤山
其實,自從建設的那天起,磨盤山水源地就一直面臨著污染威脅。
——砍伐仍沒停止。據了解,磨盤山水庫上游處於山河屯林業局作業區內,該局現有可采林木蓄積量32萬立方米,活立木1280萬立方米。按天保工程規定,這裡年采伐量為10.5萬立方米。照此速度,三年後成材林木將被砍光。
森林被譽為水庫的『穩壓器』。專家認為,過度采伐會使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造成水土流失,庫底淤積,甚至造成水庫枯竭。但現實是,山河屯林業局18個林場1萬多人口要指著這片林子吃飯。如果全面停伐,就會使4500名林業工人下崗,企業年損失約1億元。
——旅游越來越火。在距離磨盤山水庫大壩37公裡的鳳凰山頂,有一塊大面積的高山濕地,這裡就是磨盤山水庫的源頭。近幾年,山河屯林業局極力主張開發鳳凰山旅游。他們認為,一旦開發,這裡1萬多名林業職工不僅有了活路,而且會財源滾滾。
有關專家則認為,按照目前的開發和管理水平,不污染水源是不可能的。
就在一片爭議當中,鳳凰山的旅游開發有條不紊地進行:豎起山門,鋪上山道,建起旅館……
——千噸化肥農藥威脅新水源。在磨盤山水庫匯水區內有兩個行政村和一個林業經營所,2006年4月初,記者在匯水區內的兩個村了解到,這裡使用的化肥和農藥一點沒有減少。按照當地農民提供的土地和施肥施藥量計算,2.2萬畝耕地每年所用化肥超過1100噸、農藥超過4400昇。每年夏季,大量農藥和化肥殘留物會隨著地表徑流進入磨盤山水庫。
據疾病控制專家說,當地居民的生活垃圾和三人班村的兩個加油站,以及當地10萬公頃林地所施林藥等,都會給水庫造成污染或帶來潛在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