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水利工程政府全包模式成歷史 民辦公助破解農村公益事業難題
2007-02-12 08:33: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申憲武 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2日電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靠政府投資興建、靠政府 拿錢養護——這一水利工程政府全包模式如今已成為歷史。我省探索以『民辦公助』的形式支持小型蓄(提)水工程建設的做法,不僅促進了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調動了農民參與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還帶出了『副產品』——破解了 農村稅費改革,取消。『兩工』後,農村公益事業事難議的狀況。

  建設水利工程,農民是投資主體,取消『兩工』後,如何通過『一事一議』讓農民籌資籌勞,確實是一件較難的事情。全省通過『民辦公助』建塘壩試點,拉動農民投資、投勞1.5億元。

  近幾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6000多萬元,共支持21個縣、市新建和完善小型蓄(提)水工程145處,引導農民、集體和社會等投入資金6200萬元,增產糧食2376萬公斤,受益農戶人均增加收入200元以上。

  『民辦公助』興建農村小型水利工程促進了種植業結構調整,提高了農業生產附加值,拉動了農民增收。拜泉縣圍繞塘壩,水面養魚,壩內養鴨,壩外種稻,節水灌溉,同時對周圍坡地進行治理,興建苗圃,種植花卉、藥材及特色經濟作物,形成了立體養殖與食物鏈.延伸相結合的生態農業結構。該縣興農鎮興火村星火水庫,省財政投資建成了閘門等配套建設,並將塘壩承包給村民張寶坤,由其負責經營和日常管護、維修,當年發展水田30畝,壩內養魚2萬尾,壩上養鵝1000只,圍庫辦苗圃60畝,年實現收入300萬元,利潤40萬元。同時,還為本村村民無償提供水源發展水田2000畝,澆灌農田1.87萬畝,有效地緩解了旱情。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