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這個冬天『相當不冷』 黑龍江遭遇強暖氣候事件
2007-02-12 11:07: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旭清 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1日,哈爾濱市晴空萬裡,市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廣場、 江畔,放風箏、玩輪滑。蘇強 攝
街頭冰景開始融化,讓人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東北網2月12日電 溫暖如春的立冬,冰雪消融的臘七臘八……一轉眼,今年的冬天似乎已經進入尾聲,還沒來得及仔細品味一下嚴寒的滋味,立春都已經在暖洋洋的冬日裡過去了好一陣子。對於習慣了享受寒冷的黑龍江人來說,這個溫暖的冬季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統計,在剛剛過去的一月份,我國東北地區異常偏暖,全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4.2℃,其中黑龍江偏暖最甚,比常年同期偏高6.2℃。

  近日,圍繞暖冬的相關話題,記者采訪了黑龍江省氣象部門的相關專家。

  今冬,『暖』得非同尋常

  近些年暖冬並不少見。而一系列數字顯示,目前的這個冬季的確是『暖』得非同尋常。對此,氣象部門將它定義為強暖氣候事件。

  據省氣象部門統計,從2006年11月到今年1月,黑龍江省大部分市縣平均氣溫比歷史同期偏高2~4℃。其中57個縣市為歷史第一位,10個第二,5個第三。2006年12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比歷年高出2~3℃,尤其1月上旬,全省平均氣溫比歷年高出5~6℃,有47個市縣突破56年來的平均氣溫最高值。而從2006年12月1日到2007年1月上旬,全省平均氣溫達到1951年以來的最高值,出現了56年來罕見的冬季最暖天氣。

  以位於黑龍江省北部的黑河為例,由於緯度高,以往,這裡的冬季較之黑龍江省其它地區又更加寒冷而漫長。而今年1月份,該市平均氣溫為-17.6℃,比歷年同期高6.3℃,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的1月高溫極值;整個1月份,全市沒有出現過-30℃以下的嚴寒天氣;這在以往幾乎是不可想象的。1月24日中午,黑河站最高氣溫達-0.4℃,刷新了1995年所創的-0.5℃高溫記錄。

  『暖』從何來

  那麼,暖冬究竟從何而來?據了解,造成我國東北地區氣溫異常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根據黑龍江省氣象臺專家分析,形成異常暖冬的首要原因是大氣環流異常。今年1月份,北半球除極區外,大部地區尤其是貝加爾湖周圍被一個異常強的穩定的高氣壓帶所控制,這個強且范圍大的高氣壓帶阻擋了強冷空氣南下入侵我國,由此造成東北地區溫度的持續偏高。此外,2006年8月,赤道東太平洋發生了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厄爾尼諾事件,受其影響,熱帶地區大氣環流持續偏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暖空氣勢力明顯偏強,由此造成北方冷空氣不易南下。而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也導致了東北地區暖冬的出現。在1月全球的溫度距平分布圖上,北半球中高緯大部地區溫度都較常年同期偏高,不只我國東北出現了異常偏暖,還有歐洲東部、西伯利亞地區大部、美國的中東部等地區也出現了異常偏暖現象。

  暖冬有利有弊

  隆冬時節,偏暖少雪不僅改變了黑龍江的氣候,也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研究氣候應用與服務的相關專家介紹,冬暖少雪影響有利有弊。

  先說利的一面。由於少雪溫暖,東北地區能源消耗明顯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也大大降低。在農業方面,由於『暖冬』有利於大棚蔬菜的長勢,提高果類蔬菜的坐果率,所以今年冬季,黑龍江省蔬菜不僅上市量大而且菜價還低。這些都讓老百姓嘗到了暖冬帶來的實惠。

  不過暖冬的負面影響也是很明顯的,同樣是在農業生產方面,由於冬季溫暖少雪使農田增?保?受到影響,因此開春後發生春旱的可能性增大;此外,暖冬還利於病菌和蟲卵越冬,有可能造成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在防火方面,溫暖乾旱的氣候顯然不利於降低火險氣象等級,容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而且,暖冬還為流感等病菌滋生提供了條件;而對於黑龍江省這樣的冰雪旅游大省來說,毫無疑問,溫暖少雪的冬季給黑龍江省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在哈市各家醫院,暖冬天氣讓就診的患者增加了不少,其中很多都是呼吸道疾病。

  采訪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氣象學上,暖冬原來並沒有一個准確的定義。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暖冬已經成為氣象學上比較常見的現象。不過,人類現有的監測能力和自然科學水平還不能完全預測出未來可能發生的極端氣候事件。從這一點上來看,今後,人類對於暖冬的監測、預報和研究、利用還都有著相對廣闊的空間。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