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2日電 記者從省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我省采取多項措施,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充分吸取『齊二藥』事件的教訓,此次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是歷年來開展得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強度最高、成效最好的。嚴格藥品審核,對49家企業、259個品種進行了現場審核。撤銷了63個藥品申報項目,其中企業自行撤銷38個。對全省98家企業、2000餘個品種(規格)藥品包裝標簽說明書進行了備案審查。組織開展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跟蹤檢查,檢查重點生產企業53家,限期整改9家,停產整頓3家;檢查藥品批發企業和零售連鎖企業584家,限期整改144家。全省創建規范化藥房佔醫療機構藥房總數的70%以上。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械行為。全年共查處案件9678件,案件查結率92%,其中大案26個,取締無證生產、經營黑窩點136個;銷毀假劣藥品和不合格醫療器械2萬餘種次,標值1300萬餘元。2006年全年審批、備案藥械廣告916件,向工商部門移送違法廣告7186件,發布違法藥品廣告公告4期。
農村藥品『兩網』實現了全覆蓋。全省農村藥品監督網和供應網建設更加完善,進一步保障了農民用藥安全有效、方便及時、質優價廉,深受廣大農民群眾歡迎。農村藥品『兩網』已基本覆蓋100%的縣(市)、鄉(鎮)和行政村,廣大農民用藥安全有效、經濟方便的目標已初步實現。全省已建立藥品監督協管站1215個,聘任藥品協管員4376名、信息員15128名。落實監督網『以獎代補』經費217萬元,使藥品協管員和信息員隊伍得到穩定發展。供應網強化終端推進,制訂了《農村偏遠地區藥櫃設置規定》。穆棱市被確定為全國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示范縣。
啟動並實施了治理商業賄賂工作。本著『廣泛宣傳、教育為主、注重實效、不走過場』的原則,開展了治理商業賄賂工作。省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組成9個督導組,對13個市(地)的治賄工作進行現場督導。各地結合實際,認真查找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行賄、監管人員以權謀私、執人情法等問題。建立了治理商業賄賂聯系點工作制度,利用新聞媒體刊播拒絕商業賄賂倡議書,制作系統內部和涉藥企業人員治理商業賄賂調查表,建立健全明察暗訪工作機制。受理並核查群眾舉報線索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