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近八成濕地被納入保護區
2007-02-14 05:31:0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康鐵東 王履臻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4日電 記者從黑龍江省林業管理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已建立國家級和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46處,總面積達336萬公頃,已有超過77%的天然濕地被納入保護區進行嚴格保護,大批保護區的建立使被破壞的濕地生態環境逐步恢復。由於黑龍江省最重要的幾片濕地距哈爾濱的車程都在5小時以內,它們對哈爾濱市及周邊地區的『小氣候』起到潛移默化的改善作用。

  濕地有『地球之腎』的美稱,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黑龍江省是濕地大省,天然濕地面積佔全國天然濕地面積的12%。近年來,按照國家林業局『搶救性保護濕地』的要求,黑龍江省開展了流域濕地保護工作,重點在松花江、嫩江、烏蘇裡江、撓力河和七星河等流域搶救性地建立了一批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江河沿岸的濕地基本被自然保護區所覆蓋,遍布全省的濕地自然保護區網絡已經初步形成。目前,黑龍江省已建立46處國家級和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336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處,109萬公頃;省級自然保護區38處,227萬公頃。另外,針對近年來紮龍濕地嚴重缺水的情況,陸續為紮龍濕地補水7.35億立方米,使紮龍濕地生態系統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與此同時,黑龍江省還在濕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積極開展退耕還濕試點工作,現已累計還濕4000多公頃。

  據省林業管理部門有關專家介紹,經過多年的保護和涵養,大面積遭受破壞的濕地功能正在恢復中,隨著濕地保護力度的加大,其保持水源、調節氣候等功能開始逐漸恢復,並已對包括哈爾濱及周邊地區在內的黑龍江省『小氣候』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廣闊的濕地也提供了豐富的旅游資源,黑龍江省最重要的幾片濕地距哈爾濱的車程都在5小時以內,將成為哈爾濱旅游業新的增長點。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