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水稻銷售潮起潮落 今年全省水稻目前銷售速度緩慢分析
2007-02-14 11:20: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黃春英 王振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4日電 年關將近,農墾建三江分局紅衛農場稻農張長山心情特別好。因為前段時間他抓住了賣糧的好機會,及時將自家產的15萬多公斤水稻賣了出去,而且1公斤水稻賣到了1.60元。而他周圍的鄉親就不如他幸運了,由於收購水稻的客商少,價格又降到了1.40元/公斤,他們生產的水稻不得不先壓在手裡。

  紅衛農場的現象並不是個別的。當前,正值新糧銷售期,與玉米和大豆熱銷的形勢相比,今年全省水稻的銷售速度明顯緩慢,截至目前,銷售量剛超過六成,部分地區只售出了一半。而去年這個時候,我省的水稻已基本賣完。

  那麼,是什麼原因令一向好賣的水稻銷售相對緩慢呢?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該怎麼辦、這將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天氣作惡水稻難賣

  省糧食局農村處處長呂朝文分析說,今年我省銷售拖後的水稻是出米率低、水分高、等級較低的,而這主要是去年低溫、冷害天氣造成的。另外,當前水稻市場的供求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去年,南方粳稻產量增加,使得南方一些糧食主銷區先選擇就近采購水稻,因此,我省外來客商少,前期水稻的出省量有所下降。而本地加工企業又因烘乾能力不足,不能大量收購水分高的水稻,加之前期農民惜售,這些原因都使得我省水稻出現階段性銷售緩慢。現在全省大約有35億公斤水稻尚未售出。

  當務之急防止壞糧

  作為我省的當家糧食品種,當前水稻不容樂觀的銷售形勢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最近,省糧食局數次下派工作組深入到各市縣調查。各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積極宣傳,引導農民克服惜售心理,對水稻進行整理提等,防止壞糧。據呂朝文介紹,在調查中他們發現,絕大部分水稻經過晾曬降水,就可能提一個等級,而1公斤水稻提一個等級就大概能多賣4分錢。

  與此同時,眾多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將敞開大門,為農民提供代烘、代晾、代保管糧食等服務,以提高糧食質量。目前,糧食部門正協調鐵路部門,對我省的水稻運輸給予傾斜,爭取在春節期間也能保證運力。

  市場競爭以質取勝

  去年秋季我省水稻新糧上市以來,就呈現出因質量不同而價格分層的現象。質量較好的長粒品種價格明顯偏高,1公斤比普通的圓粒品種高出2角錢,出米率高,水分低的圓粒水稻收購價格一直穩定在每公斤1.70元以上。采訪中,一些糧食專家認為,當前我省水稻銷售難題的核心是質量,質量的差異影響的不只是價格,還有銷量。質量好的不僅能賣出去,而且能賣上好價。因此,這場水稻銷售戰役教會我們,市場競爭以質取勝,擁有糧食資源並不一定就是贏家,只有質優纔能暢銷。

  為防止因天氣原因影響水稻質量,今年種植水稻就要從品種選擇、育苗措施、收獲方式等各個方面下功夫,應該提前了解天氣特點,選擇生長期適中的品種;在育苗期早育苗、育壯苗;根據成熟情況采取適當的收獲方式。

  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已由簡單的糧食生產者變成了糧食經營者,這就需要改變過去一季賣糧的傳統觀念,樹立常年賣糧的意識,以獲取季節性差價。

  常年賣糧還要有長期儲糧的准備。呂朝文說,現在很多農民都用老辦法儲糧,將收割後的水稻堆在地裡,僅用一塊塑料布一鋪一蓋了之,調查中發現這樣的『落地糧』多數已有一層霉變,非常可惜。因此,樹立科學儲糧的觀念,學習科學儲糧的知識,以提質實現增收,也是這場水稻銷售危機給我們的啟示。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