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4日電 春風送暖,大地回陽。在1月19日到23日召開的黑河市第四屆政協和第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委員和代表們就關乎黑河國計民生的議題成為兩會的一個熱點,大家發言熱烈。
晉瑞蘭委員說,黑河市農村醫療衛生體系不健全,醫療基礎設施落後應該得到重視。在黑河全市64所鄉鎮衛生院中,有44所衛生院沒有心電和B超設備,18所沒有X光機。鄉鎮衛生院在崗醫務人員的工資一般只開60%,養老、福利等沒有保障,人纔留不住。晉瑞蘭委員建議,一是建立疾病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衛生監督和醫療救治5大系統,二是建立縣級醫療支援農村工作模式,三是多渠道加大對農村衛生醫療基礎設施的投入,改造危房,購置設備,解決農民看病難,救醫難的問題。
對於社會主義新農村議題也是兩會關注的熱點。
王久清委員說,要想改變農村落後面貌,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發生經濟是首要條件。今後五年,要把嫩江場縣合作模式,在全市五市縣區全面推開,讓土地連片開發,讓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只有農民致富了,新農村建設纔有指望,這其中,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農村基礎建設投入要加大。
王久清委員說,現在農村文化陣地新文化、新風尚佔領不夠,迷信、賭博等彌漫農村。新風尚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靈魂,要通過健康的形式,引導農村新風尚,如通過建立十星文明戶、開展文化大院等形式組織農民進行參與。
郭永利委員說,和諧文化的建設要靠全民讀書活動來參與。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歐美國家人均閱讀量為16本,我國是4.85本,黑河為0.78本,人均圖書0.27冊。黑河是一個口岸城市,是中俄文化的交融處,今年是俄羅斯年中國年,推動全民閱讀,提高全民素質勢在必行。
對於如何提高全民的閱讀水平,郭永利委員說,一是要開闢投資渠道,建立公益性的閱讀廣場,創辦讀書協會,特別要為外來打工和農民工建立閱讀場所。二是要將文博圖書的服務向街道、向社區、向農村轉移,多為底層服務。要建立黑河為中心的休閑娛樂書城,8小時之外向讀者開放,三是要創造條件,讓70%的農村人口參與讀書,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農民對科技文化等知識的渴求越來越濃,我們要多創造條件,提高農民的文化科學水平。
市人大代表、市長張晶川說,創建和諧黑河,必須從關注民生,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在未來的五年中,黑河要落實扶持政策,拓寬就業渠道,把城鎮的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要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服務網的建設,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范圍擴大到6個市縣區。要加快和諧文化建設,打造邊疆文化名城,盡快開工建設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廣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