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春天的故事 新春新居新生活 暖冬暖房暖人心
2007-02-17 15:30:38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喜艷 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7日電 題:春天的故事 新春新居新生活 暖冬暖房暖人心

  記者 張喜艷 顧碩

  零星的爆竹聲逐漸密集,零散的喜慶氣氛慢慢凝聚,2007年2月17日,辭舊迎新的時刻即將來臨,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喜慶味道。此刻,尋常,亦不尋常。

孟家老兩口與孫子貼春聯

  2006年10月26日,數個家庭搬進了哈爾濱市泰山家園小區,住上了政府為特困戶新建的廉租房,從此告別了低矮的棚戶、告別了居無定所的日子。現在,他們每月只需交納10餘元的房租,天天都能享受到溫暖和陽光。今天,他們就要在新房子裡迎來新春佳節,這會是一個怎樣的除夕呢?

  最知足的——陳建民

  家住泰山家園1號樓7單元301的陳建民特別知足。陳建民右腿殘疾,因為沒有住房和穩定的工作,妻子和他離了婚,他僅靠低保金和撿廢品維持生活。至於擁有自己的房子,那是從來都不敢奢望的事。沒想到,夢想這麼快就變成了現實。不用再住煤棚了,孩子的學習環境也好了。談起春節,陳建民說:『社區領導對我們非常照顧,專門給我們送來吃的喝的,對我們這一家真是沒說的。』

  有了新房的陳建民過了個別樣的新春,他把遠在河南的老父親接到自己的新家。

  陳建民說:『多次想把年邁的父親接到自己身邊,可是以前居住的條件實在太差,和孩子擠在一個7平米並且四面透風的煤棚子裡,還怎麼忍心讓父親跟我一起受罪。這次搬進新房了,我也想讓老父親跟我享享福。』

  新房子,圓了陳建民與老父親的團聚夢。

老父親在陳建民新家中

  最年長的——李秀英

  廉租房居民中,年齡最大的要數1號樓7單元302的李秀英老人了。李秀英今年75歲,與女兒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當我們來到她家時,正巧她83高齡的親家母李老太也過來團聚了。李秀英的女兒和女婿都是殘疾人,外孫子綴學了,全家只靠她一個人的低保金生活。過去,一家四口人住在10多平米的危房裡。『能住進這麼溫暖的房子裡,多虧了黨。』,李秀英老人深情地告訴記者。

  新春的喜悅同樣寫在83歲高齡的李老太臉上。她說,『過年了,兒子、兒媳也把我接到新房裡來,孩子們日子越來越好了,我看著也就心安了,餃子吃起來也比往年的味道香。』

  說到這兒,老人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但我們相信,這次的淚水是甜的。

李老太激動的流出了眼淚

  最祥和的一家??孟憲中一家

  一進1號樓7單元201室孟憲中的家,暖意撲面而來。熱情好客的孟憲中愛人,說起新房子喜笑顏開。老兩口自從結婚就一直沒有自己的房子,35年來竟然搬家11次。由於收入低,孟家沒有什麼像樣的家具,也沒有進行裝修,但是房間收拾的乾淨利索,特別有家的感覺。孟憲中兩口子告訴記者,『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再漂泊了,不收拾的乾乾淨淨,怎麼對得起這嶄新的日子?』

  采訪行將結束的時候,孟憲中愛人看著窗外略有所思地說:『都說今年冬天暖和,可就是捨不得出去走走,捨不得離開咱這新房子……』

孟憲中愛人給小孫子煮餃子

  最樂觀的??尹金成

  家住泰山家園1號樓8單元201的尹金成高位截肢,妻子患小兒麻痺,孩子今年18歲了,在藍領學校上學。雖然生活艱辛,但一家人其樂融融,交談中我們感受到了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尹金成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把期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孩子也特別懂事,是香坊區的五好學生。今年是他們第一次在新家過年,雖然不富足,可是他們那種積極的態度會讓春節充實起來。尹金成拿著過年的福字對我們說:『當時住進來一個星期,纔敢相信這房子是自己的了。「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人民政府親!」』

  在我們離開的時候,尹金成在陽臺上向我們揮手告別,他那燦爛的笑容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尹金成燦爛地笑

  離開哈爾濱市泰山家園小區這幾個廉租戶家庭的時候,空氣彌漫著的那股甘甜味道逐漸擴散開來…

責任編輯:張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