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東寧縣對俄經貿額強力攀昇 去年佔全省27.5%
2007-02-27 10:42:0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良武 姜利航 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7日電 借助地緣、資源和口岸三大優勢,東寧縣進一步整合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開展跨境加工,實現『落地生根』、『過埠增值』,取得顯著成效。2006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8億元,同比增長19.3%,完成進出口總值20.9億美元,其中對俄貿易佔貿易總額的88%,共完成18.4億美元,同比增長38.47%,佔全省對俄貿易額的27.5%。對俄貿易已成為東寧縣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作為國家一類陸路口岸,東寧縣早不滿足於過去的『二傳手』作用,該縣不斷培育貿易實體,使一批全省掛號、全國知名的特色企業脫穎而出,其中進出口總值超3億美元1戶、超2億美元2戶、超1億美元2戶、超千萬美元的29戶、超百萬美元已達36戶。中小公司發展迅猛,經貿主體隊伍進一步擴大,合計完成貿易額佔進出口總值的76%,有8家公司被選定全省外貿64戶重點企業之列。

  在基地建設上,東寧縣實現了由省級對俄出口加工基地向創辦境外加工園區帶動形成跨境加工基地轉變,沿301國道、206省道規劃佔地570公頃的黑龍江東寧經濟開發區入駐企業71戶,被省政府確定為重點發展的五大對俄出口加工基地之一。首創的國內生產半成品、境外組裝銷售的跨境加工『吉信模式』成為對俄經貿合作中的一大創舉,佔地2.3平方公裡、總投資2.5億美元的康吉經濟貿易合作區項目,已獲得中俄兩國政府的批准,現正積極推進實施;華宇集團十月區加工園項目也已全面開工啟動。

  東寧縣對俄合作領域逐步擴大,合作規模與合作水平大幅攀昇,『境外農業種植、養殖』的單一格局被徹底打破,實現了『森林采伐、木業加工、輕工產品加工、金屬冶煉、房地產開發、酒店餐飲、跨境國際運輸、國際物流』等多領域、多層次發展的格局。其中,執行境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數、外派勞務人數、完成合同營業額均列我省沿邊口岸前列。

  進出口商品也由過去單一的木材、鋼材等幾十個品種增加到機電設備、松子、有色金屬、建材、水產品、服裝鞋帽等100多個品種,進出口總值連創新高,增幅在全省位居前列。

  在貿易結構上,實現了由普通商品經營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經營轉變。進出口品種在穩定大宗商品的基礎上,新增了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機床和機電產品,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口俄舊機床、松子集散地和全省最大的對俄汽車零配件、大米出口口岸。

  由於不斷拓寬對俄貿易范圍,廣泛開闢渠道,使東寧縣外經貿空間愈來愈寬闊,一些國內企業紛紛走出國門發展境外加工,跨國投資形成熱點。針對中俄兩國經濟互補性強的特點,吉信工貿集團與浙江康奈集團在烏蘇裡斯克市建立的經貿合作區,吸納的產業不僅有制鞋、皮革,還包括服裝、家居、木業、建材、汽車、汽摩配件、家電、煙具等行業生產廠家。該合作區佔地面積228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為生產加工區、商務區、物流倉儲區和生活服務區四大部分。由華宇集團合作建設的境外加工企業———奧裡奧恩彩鋼有限公司已投入運營,企業從事鋼結構制作、彩鋼板壓型、輕鋼彩板安裝和塑鋼窗加工的專業企業,年生產能力可達50萬平方米左右。目前,東寧縣共在俄創辦各類實體24個,總投資7600萬美元。

  因為獨特的地緣優勢和特有的勞動力資源,東寧還吸引了眾多俄羅斯客商的目光。其中,俄羅斯濱海邊區友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600萬元欲在東寧縣建設佔地2萬平方米豆制品加工廠,年生產能力可達1200噸,建成後原材料從俄進口,產品全部銷往俄羅斯。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