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8日電 去年,大慶市采油六廠職工劉某的兒子患了先天性心髒病,他領著孩子赴外地求醫,結果,被10萬元的醫藥費『嚇』了回來。最後,他選擇了大慶一家醫院,不但治好了孩子的病,准備的6萬元醫藥費還剩4萬多。
為緩解『看病貴』問題,大慶市牢牢抓住醫院醫藥購銷、醫師用藥、藥店零售等各個環節做文章。在全省首家推行醫療機構之間輔助檢查相互認可、單品種藥品總量監控公示等10項措施,使醫藥收費比例嚴格控制在國家規定的50%以內。一年來,大慶市級醫院間輔助檢查為百姓節省158.62萬元,市級醫院人均住院費下降了192元。
自2000年以來,該市還組織了四次藥品集中采購,共招標采購藥品4123種,降價幅度平均達22.5%,讓利3億元。為把好藥品采購、臨床使用和銷售價格關,各醫院實行陽光收費,利用電子觸摸屏、電子屏幕、公示板等對藥品進行公示。龍南醫院還實行門診選藥制,醫生要為患者至少提供三種功能一樣價錢不同的藥品,由患者自己選定。去年上半年,該市共對32起不合理用藥等違規違紀行為進行查處。
大慶市還評選出18家『誠信平價藥店』,使藥品零售價格有了明顯下降。這18家平價藥店是在堅持質量第一、降價最低、公開透明、自願參與的基礎上,通過對96家報名藥店進行初篩、競標、考察驗收後確定的首批『平價藥店』。與國家定價相比,18家藥店100種常用藥品價格平均降低35.8%。每年可節約醫療保險費用支出約320萬元,為百姓減少藥品支出約650萬元。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已成為農民奔小康的一道『門檻』。2005年,大慶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89.8萬農民受益。目前,該市籌資總額、覆蓋面、參合率、政府補貼和個人籌資五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