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日電 建設新農村,環境問題不容忽視。八五七農場,環境上的『頑疾』與其他地方別無二致。然而,八五七農場治理這些頑疾的手段卻與眾不同。
你不是亂倒垃圾嗎?現在連亂倒垃圾都不用你費力氣了,流動垃圾車上門去收。
居民『不走正道,專愛踩草坪』。調查、整改,修條你願意走的路。
牛皮癬為啥鋪天蓋地屢禁不絕?還不是因為群眾有發布廣告的需要!立起廣告板,牛皮癬不見了。
『草坪的訴說』
八五七農場在水泥路的兩旁及公園裡種植了17萬多平方米草坪,在草坪中修了甬道,但很多人偏偏不走甬道,草坪被踩出一道道傷痕。
必須改變亂踩草坪的不文明行為。可是怎麼改?有人提議重罰。可是社區主任劉殿國卻捉摸:『是不是咱們在建設和管理上有啥問題?』於是,劉殿國悄悄到草坪被踩得最厲害的地方『蹲坑』。
在一處甬道前,劉殿國看到一個行人推著自行車很自然地踩在草坪上走了過來。於是他上前問為什麼要踩著草坪過甬道。行人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你看,甬道這麼窄,我車子在上面,人就要踩草坪;人要在上面,車子就要壓草坪,沒有辦法呀。』
劉殿國還發現,一向較為文明的女性也愛踩甬道旁邊的草坪。於是現場找到一個踩草坪的女性問個究竟。這位女同志說:『你看看,甬道磚中間是空的,我們都穿著高跟鞋,踩在裡面搞不好就拔不出來。』
群眾的反映讓場領導汗顏,看來環境管理確實有疏漏。鋪這種空心磚的甬道是為了讓中心長草,美觀,沒有想到卻給女性行路帶來了不便。於是,他們把甬道都加寬了,並且換成了實心的甬磚。
對草坪進行的人性化改進,讓居民心悅誠服:『現在農場改進了甬道,再踩草坪就不應該了。』
『垃圾的革命』
過去,八五七人隨手倒垃圾是『習慣成自然』,農場曾設立了很多垃圾箱,可垃圾箱很快就被亂倒的垃圾淹沒成了『垃圾堆』。
垃圾問題成了八五七最頭疼的事。今年年初,農場朝陽社區主任劉殿國在日本探親大受啟發,回來找到場領導說:『日本街道上沒有垃圾箱,垃圾分類裝,每天早晨就放在自家門口等收垃圾車上門收。咱們能不能也借鑒一下,取消垃圾箱,實行流動收垃圾?』
劉殿國的建議得到農場領導支持。
於是,一場垃圾革命開始了。農場訂做了8臺手推垃圾車,對清潔隊實行承包制。經過一個多月的宣傳,做到了家喻戶曉。每天早上5點多,清潔工推著垃圾車,播放著明快的音樂,走街串巷收起了垃圾。
『剛開始時居民都不理解,說你們這麼整多麻煩呀。』清潔隊隊長蕭強給我們講了他的親身經歷。
一天早上7點多,蕭強在社區裡監督時,一個婦女拎著個灰桶,低著頭就往原來放垃圾箱的地方走,看到垃圾箱沒了,便往地下一倒。蕭強走上前攔住這位婦女說:『大姐,現在農場已取消了垃圾箱,以後能不能別往這兒倒?』這位婦女『哦』了一聲低頭走了。過了幾天,這位婦女又出來倒垃圾,又讓蕭強撞見。蕭強和氣地說:『拿這麼多垃圾多累呀,用塑料袋裝好放在門口就行了,我們會來收的。』這位婦女紅著臉說:『知道了,以後不再往外面倒了。』
『培養好的生活習慣是慢功夫,不能急躁,不能粗暴。這樣苦口婆心的勸告,無非就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蕭強說。如今,人們漸漸習慣了這樣收垃圾的方式。
『牛皮癬的無奈』
張貼在建築物上、噴在樓道裡的各類小廣告,被人們稱為『牛皮癬』。建設新農村,環境上檔次,就要徹底根治這個『牛皮癬』。
今年春天,場區的200多名黨員,人手一把小鏟對整個街道、樓道、電線杆等進行了一次大清洗。然而,清洗過後不長時間,各種小廣告又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他們想出了一個高招,照著小廣告上的電話號碼打電話,說要聯系業務,等人來了,監察人員亮出證件,當場宣讀場規民約。貼小廣告的自知理虧,乖乖把小廣告清洗乾淨了,並承諾不再犯這類錯誤。以後只要『牛皮癬』上有電話號碼的,監察人員都如法炮制,搞得這些人弄不清真假,不敢再到處張貼小廣告了。
『治』的同時並非不『管』。社區的領導認為,制造這些『牛皮癬』的人大多並不是惡意,只不過是為了做一些免費的廣告。只要監督得力、及時引導,這個頑癥是可以根治的。在治理『牛皮癬』的同時,他們為了方便商家做廣告,專門在各幢樓前設置了廣告板,並在全場廣播電視裡發出通知,如需做廣告者可在每幢樓前的廣告板上展示。
此舉,是治理牛皮癬更大的『高招』。現在,小廣告在八五七農場終於貼在該貼的地方了。
環境管理大多是細節管理。八五七農場治理環境細節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用人性化的關懷,代替簡單粗暴的管理,用人性化管理創造了新農村的環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