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們關注。記者從哈醫大一院、哈醫大二院的心理門診了解到,去年,這兩家心理門診共接診近萬名患者,其中成年女性佔五成,另外三成是青少年兒童,兩成是成年男子。心理專家指出,接受心理諮詢的成年女性中,絕大多數是名校教師、機關乾部、合資企業員工等俗稱『白骨精』的精英女性。
名校教師心理壓力大
在哈醫大一院心理門診去年接診的女性患者中,很多人是重點中學的老師。
今年41歲的陳黎(化名)是哈爾濱市某重點高中的班主任。每當學校開例會,校長不點名批評老師的時候,她就會莫名地緊張:校長是不是在說我?如果班級成績下降了,她就會一宿一宿地睡不著覺。除了承擔如此沈重的工作壓力外,她還要照顧家庭。她常說:『料理不好家庭的女人多讓人笑話!』久而久之,陳黎的身體、心理承受能力都達到了極限。越來越焦慮的她說,她感到很累。
哈醫大一院心理諮詢專家安鋼輝說,這類女性的心理問題很嚴重。她們在工作上要強,在家裡要侍奉老人、相夫教子,壓力非常大。『過大的壓力讓她們產生了焦慮,甚至抑郁。』
女官員多抑郁
與名校教師心理問題相似的還有女公務員,尤其是處級以上女公務員。安鋼輝說,她們沒有給自己一個釋放心靈的空間,因此容易患上焦慮、抑郁等精神疾病。
王娟(化名)是某機關的廳級乾部。45歲的她給人的感覺是風風火火,精力旺盛。家裡家外,她都要做得最好。2006年春天,她在國外工作多年的丈夫回到家後卻提出離婚。丈夫說不能接受現在的王娟,太強悍、太粗獷了。
王娟感到很委屈,陷入深深的抑郁中。每天晚上即使吃安眠藥也無法入睡,常常感到飢餓,還無緣無故地痛哭,拒絕與人交往。
安鋼輝認為,在機關,級別越高的女性公務員壓力越大,她們處處都要求自己做得最好。『但她們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一旦現實與願望形成差距,她們的心理問題就隨之出現了。』
女大學生常焦慮
在這兩家醫院心理門診接待的女性患者中,女大學生佔了三成。哈醫大二院心理諮詢專家張文藝說,女大學生的焦慮一般緣於情感和求職的不順利。
張月是哈市某高校大四學生。為了找工作,她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網瀏覽人纔招聘信息,看到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就前去應聘,但每每被拒之門外。時間一長,張月害怕求職。一想到要面試,她就感到緊張,胸悶氣短,甚至會腹瀉。有的時候,她一天給父母打20多個電話,給醫生打十幾個電話,就是想聽聽他們的聲音。她說『這樣有安全感。』
張文藝建議為求職而焦慮的女大學生,與其在家焦慮、緊張,不如多給自己充充電,讓自己變得充實忙碌起來,做好迎接新工作的准備。
女性要學會關愛自己
在合資企業、外資企業工作的女性員工的壓力也非常大,時刻擔心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夠好,害怕被老板炒魷魚。
李芳(化名)是一合資企業的財會人員。因為單位有6名財會人員,她時刻為自己的未來擔心。一次,單位的賬上少了1000元錢,領導分別找6名財會人員談話。她知道自己沒拿錢,但心裡卻十分擔心:領導以後還信任我嗎?李芳漸漸變得沈默、敏感,自我封閉。經診斷,李芳患上抑郁癥。
安鋼輝建議,女性要學會關愛自己,學會『懶惰』一點兒,給自己一個空間,讓自己變得樂觀開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