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3日電 記者從牡丹江商務局了解到,該市320戶骨乾民營企業成為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的主力軍。
今年2月,在綏芬河商聯集團大院裡,一臺臺高大的吊車不停地從俄羅斯直接進口的寬道列車上(俄羅斯鐵道比中國鐵道寬,稱之為寬道)吊卸著原木,這些原木是剛剛從俄羅斯通過他們的鐵路運來的原木;而大院的另一側,則是在國內標准鐵道線的列車上包裝好的木制品。這些都要發往大連、天津和上海等港口,出口的木制品返銷到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商聯集團是純屬於『兩頭在外』的木制品深加工企業,去年,完成進出口總值8億多美元。他們每年從俄羅斯進口原林60多萬立方米,佔據全國從俄羅斯進口木材的1/15,佔據綏芬河的1/10。
為擴大對俄貿易,牡丹江積極調整對俄經貿戰略昇級的思路,由『過腹』增值型向加工效益型轉變。他們依托俄羅斯豐富的資源,建設了哈爾濱———牡丹江———綏芬河(東寧)對俄經貿產業帶,目前,僅木材加工企業就聚集1100多家,年產值超過20億元。牡丹江對俄經濟開發區建設成效凸顯,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57戶。同時,牡丹江還把園區建設延伸到俄羅斯,在烏蘇裡斯克市建設了『康吉經貿合作區』,在俄濱海邊區米哈依洛夫卡行政區內建設了『綏芬河遠東工業園區』,使牡丹江、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烏蘇裡斯克市的經濟發展,通過產業帶的建設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
牡丹江市充分利用大口岸,研究俄羅斯人的消費心理,把本地的制造業和農產品等出口到俄羅斯。加快『中奧毯業』150萬條高級超柔毛皮毯等20個重點項目和園區建設,加快培育服裝紡織品、機電產品、木材加工、建材、食品等五大對俄進出口產業群;擴大農副產品、機電產品出口,爭取出口額分別增長20%;爭取實現對韓貿易超億美元,加工貿易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翻一番。該市生產的家用電器等一批輕工業產品成為俄羅斯人可信賴的產品,出口量增長30%以上,農產品更是成為俄羅斯人的必需品。該市20多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在俄羅斯設立了20多個辦事機構,專門了解俄方消費情況,及時調整出口結構,近百個對俄農產品出口專業村,四季都有最新鮮的蔬菜、水果,對俄的農產品出口從五年前的年出口量不足10萬噸增加到去年的35萬噸,計劃今年可超過50萬噸。各種肉類從一般的生肉出口,到精細深加工。吉林皜月肉牛和草原興發及禽類肉食的深加工,滿足了俄羅斯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用品的提檔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