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藥品降價 記者調查發現百姓仍難得實惠
2007-03-16 10:41:08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6日電 15日,國家發改委對冠心蘇合丸等278種中成藥內科用藥的銷售價格進行調整。據了解,這是國家發改委首次大規模下調中成藥價格。國家目前已經二十餘次調整藥價。可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老百姓對頻繁下調的約價並沒有太大感覺。業內人士透露,藥價下調百姓受益不大是受包括降價藥退市、常用藥降價少等多方面原因影響。

  政策:278種中成藥調整價格

  2月12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制定九味羌活顆粒等278種中成藥內科用藥最高零售價格的通知》,要求從3月15日起下調包括感冒清、冠心蘇合丸等常用中成藥的價格。

  3月15日,記者進行調查,發現冰城各大藥店均已經按照國家要求調整了藥價。在位於中央大街的寶豐藥品總匯,店堂裡顧客很多,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幾天前他就在報紙上看到了有關藥品降價的消息,因為家裡有老人常年用冠心蘇合丸,所以他在降價的第一天就來了,想多買幾盒,當記者問趙先生這次買藥比以前省了多少錢時,他笑笑說:『其實也沒省幾元錢,這藥本來就不貴。』趙先生認為,近幾年約品不斷降價,但降價的普遍是一些菲常用藥,百姓常用的藥品價格並不見下降。

  對策之一:『降價不久就消失』

  國家多次下調藥品價格,可百姓為什麼感覺受益不大呢?

  哈市藥監局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幫記者算了一筆賬:比如一位病人到醫院看病,醫院給病人開了參松養心膠囊,要求按日服用。藥品降價前,病人買約時對比發現,醫院裡該藥售價為41元,而藥店裡有很多品種,有的售價23元,有的售價31元,還行的售價23.9元,每種藥都因產地不同價格各異。國家調整後,要求參松養心膠囊最高零售價為21.3元,醫院每盒藥要減少19.7元的收入,藥店每盒藥也要減少幾元不等的收入。這樣一來,—名長期服用參松養心膠囊的患者每年最多可節省上千元的開支。

  而現實情況是,藥品一旦降價,醫院就會將降價藥品『踢』出去。

  寶豐藥品總匯的王經理認為,降價對於百姓來說意義並不大。王經理說,以前藥品降價後,總有一些品種會在一段時間後消失。記者也了解到,對於一些降價幅度大的藥品,生產廠家會采取召回、停售等方式來控制利潤的減少。


  對策之二: 『做藥就像做手機,你降價我推新品』

  記者調查中了解到,藥品被改頭換面後高價上市,也是百姓難得降價約實惠的一人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我國醫藥行業低水平重復生產非常嚴重,由於生產能力過剩,為了生存,藥廠就將藥品出廠價大幅提高,作為推廣產品過程中的各種費用。因此,『藥品市場的競爭,不再單純是質量與品種的競爭,而更多是折扣高低、回扣多少的競爭。』藥廠提供給藥品批發公司的藥品不足按實際出廠價提供給醫院的,也只是批發價的幾折。從表面看,藥品批發公司、醫院和大夫都沒有從患者那兒拿錢,但是藥廠給他們的好處,實際上都是由患者埋單。

  價格主管部門降價意願主要是想壓縮藥品流通環節的費用,從而達到對藥品降價的目的。可生產企業在某些藥品降價後,減少或停止這些藥品的生產。哈市一家制藥廠負責人說:『做藥就像做手機,手機價格一直在降,但總有高價新產品推出。你降低找這個藥的價格,我就再推一個新藥,一樣可以獲利。』


  對策之三: 『這種藥降價了,我開別的藥』

  許多降價藥僅在醫院有售,也大大減少了患者受益的數量。

  某三甲醫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告訴記者,他知道的常用藥大約有7000多種,4000多種在藥店有售。很多降價藥僅在醫院銷售,藥店根本買不到。這些藥品降價後,醫生再給患者開藥時就有一個權衡的問題。『就像的幾次一樣,這種藥降價了,我開藥的時候,就不開這種藥給你,我要保證醫院的利益,因為醫院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我會給你開其他沒有降價的品種。』

  此外,我國藥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3種形式。政府數次降的是『最高零售價』,是『政府指導價』。而許多藥店在實際操作中,出於種種原因,其零售價格有很多早巳低於這個指導價。所以,百姓在藥品降價後感覺受益不大。

  寶豐藥品總的物價員纂楨舉例說:此次降價的藥品中,有—部分價格有所下調,如世—堂安宮牛黃丸由原來的14元下調到8.8元,哈中藥三廠生產的朱砂安神丸由原來的6.3元下調到5.7元,但也有一些藥品,藥店現售價已經比國家規定得價格低很多,所以就不做調整了。如銀杏葉片,國家調整後規定最高零售價是43元,而寶豐原來的售價就是34.8元。


  山路:降價應從新藥抓起

  讓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就要從『源頭』抓起。專家認為,應該從新藥開始,對藥品進行合理定價。同時,對已經正市場上流通的藥品重新進行價格審核。

  要實行明碼標價,在包裝盒上標明藥品出廠價和零售價。加強藥品行政管理和藥品的標准化建設。同一類藥品的規格和劑型必須限制數量,同一種化學成分的藥品不能設立多種商品名。

  無論如何,國家發改委要求藥品大規模的降價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無論是政府出臺『降價令』,還是終端自發降價,目的都是為了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我們期盼著,每次降價都能實實在在,讓百姓真正得到實惠。 本報記者侯文琰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