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9日電 近些年,哈爾濱市的水、電、氣等公共事業單位紛紛要求用戶到銀行預存水費、電費、煤氣費等。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繳費,但是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有的企業將預存餘額產生的利息返還給用戶,而有的企業卻不給利息。
預存水費咋沒利息?
哈爾濱市民邵先生反映,目前,哈爾濱供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在他家所在的小區與居民簽訂2007年—2012年《城市居民供水合同》。合同中規定了『水費結算采取預存方式』,但卻沒有預存款產生利息的如何給付的相關條款,而居民這麼多年來預存的水費從來沒有得到過一分錢的利息。
據邵先生介紹,他家從2003年更換新水表至今,一直都是以預存方式交水費,每月都核對用量和實際支出。他發現幾年中,自家水費賬戶上大部分時間都保持幾十元到上百元的預存水費餘額,可卻從未得到一分錢利息。而他每月預交的電費、電話費都定期得到利息。他質疑:居民用水是按月從預存金額中扣除的,存款就會產生利息,利息應歸居民所有,可利息哪裡去了?他曾為此找過代收水費的銀行。銀行方面稱,他們只是代供水公司收費,收來的款項直接進入供水公司的賬戶,銀行只對企業賬戶計息,而不對繳費人計息。居民要利息得找供水公司去。邵先生又找到動力供水公司討說法,得到答復是『可以向上級反映這一情況』,可事後卻一直沒有回音。
哈爾濱市民周麗表示,自己家水費預存款不是很多,一般情況下自己一年存兩三次錢,每次存兩三百元,這些錢放在銀行中,一年下來利息雖然不過幾塊錢,但是無論多少,這都是自己的錢。任何個人和企業都無權佔有。
據了解,哈市大規模實行預存水費是從2003年開始的,截至目前,包括IC卡水表用戶和抄表到戶用戶共近40萬戶居民都以預存方式支付水費,這部分人群約佔到哈市使用自來水的居民總數的40%(其餘用水戶實行先用水後付費方式)。
有關人士給供水部門算了一筆賬,按每戶居民每月10噸水計算,每月支出水費23元,假設平均每戶居民每月都預存10噸水費,哈市近百萬戶使用自來水的居民中約40萬戶通過預存方式交水費,那麼這些用戶每月在銀行的供水企業賬戶預存水費約為
920萬元,按現行銀行零存活期利率計算,該企業賬戶一年的利息可累積達5萬餘元。這5萬餘元分配到每家每戶身上顯然很少,但積累在一起體現的是5萬餘元的公眾利益,供水企業對此不該沒有一個說法。
居民反映,類似情況還有燃氣預存費。2005年12月以前,哈市燃氣總公司指定居民在農行預存費用,當時是有利息的。可2005年12月後,燃氣卡取代了存折,燃氣費預存擴展到多家銀行後,預存款利息也消失了。
不計息是技術問題?
針對預存水費卻不給利息一事,記者采訪了哈爾濱供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據這位負責人介紹,企業在銀行的賬戶裡確實沈淀著一筆居民預存消費利息,但由於現行計費系統設置原因,所以從技術上無法將利息返給居民。公司方面願意在今後系統昇級時考慮解決這一問題。至於這筆沈淀下來的利息到底有多少錢,該負責人沒有明確答復。
哈市中慶燃氣有限責任公司有關人士承認,目前沒有給付居民預存煤氣費的利息。但對其中原因未作具體說明。
同樣是收取預存款,電業部門則給付利息。據哈爾濱市供電局運營處高文月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末,哈市居民可以到銀行進行預購電。用電繳費實行賬戶餘額利息結算,每3個月為一個結算期。居民無論是在銀行代收費窗口繳費,還是到供電營業廳櫃臺繳費,預存款項都進入企業在銀行的賬戶,在銀行定期結算利息後,再由供電局自己的計費系統按居民預存電費餘額多少將利息分配到每戶居民的電費賬戶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國網通哈爾濱分公司的固定電話業務和小靈通業務在自己的計費費系統中都有定期對客戶給予預存消費利息結算的程序,並自多年前開辦銀行代收話費開始,一直實行至今。
『便民』更要『利民』
據銀行方面人士介紹,目前所有涉及居民預存消費的服務企業在銀行都有大量客戶預存款項,這些款項在賬戶中有進有出,但基本都保持一定數量的餘額,每月單是利息一項加起來就不是小數目。佔有客戶資金,不僅能得到銀行支付的利息,企業還可通過其他理財手段多獲利,這麼做的確有佔用戶便宜之嫌。
黑龍江省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麗英認為,消費者沒有消費之前,預存消費費用所有權仍然屬於消費者,其產生的利息也理應屬於消費者。按國際商業規則,服務企業應及時返還消費者利息或采取將利息折合成相應收費,補償消費者。消費者在與服務壟斷型企業簽訂服務合同時,有權提出企業應對消費者先預存的費用支付利息的要求。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本栽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公共事業單位適應現代企業科學管理的發展趨勢,陸續推出預存款消費方式,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按照市場規則,消費商品理應付費,預存款也應獲得利息。對於這些掌握百姓生活命脈的水、氣等公共事業單位,不為百姓計息的做法與其說是在貪圖蠅頭小利,不如說是並沒有把百姓的利益真正放在心上。
公共事業單位的服務宗旨應該是『便民』、『利民』,在實際工作中,不光要考慮『便民』,還要多花心思琢磨如何『利民』,這樣纔能讓市民既方便又滿意,社會關系纔能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