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爾濱善待猶太人的歷史舉世公認
2007-03-20 15:36: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唐小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0日電 提起猶太人,人們自然會想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屠殺了600萬猶太人,佔世界猶太人的1/3,令人感到震驚與同情。

  提起猶太人,人們也會聯想到馬克思、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偉大人物的名字對人類文明的傑出貢獻,並不陌生。

  提起猶太人,人們還會想到:控制世界黃金市場和歐洲經濟命脈長達200年之久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美國金融大王摩根,『紅色資本家』哈默等被譽為『世界第一商人』的猶太人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幾年前,猶太人對於我們今天的哈爾濱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們天天在廣播電視中、在報刊雜志上看到有關猶太人的活動;陌生的是猶太人距離我們哈爾濱人來說又很遙遠……然而,黑龍江省社科院猶太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走訪考證,認為猶太人距離我們哈爾濱來說並不遙遠、陌生,在19世紀末第一個猶太人來到哈爾濱至20世紀八十年代最後一個猶太人在哈爾濱逝世,大批猶太人曾長期生活在哈爾濱,有的在這裡出生,同樣喝著松花江水而長大成纔,現在遍布世界各地;有的已經長眠在這塊黑土地上。這批猶太人在哈爾濱生活工作、開發建設,與哈爾濱人朝夕相處長達半個多世紀。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在俄國和歐洲反猶排猶浪潮高漲,二戰期間迫害猶太人達到高潮之時,四海漂泊的猶太民族就不斷地向中國東北部的哈爾濱———一個新的『避難所』遷移。在這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哈爾濱人民以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包容了身處逆境的猶太民族,給予他們無私的幫助。同樣,猶太人也在這種情誼的感召下給中國人民以真誠的回報,並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是世界公認的最具智慧的民族,同時也是兩個遭受過深重災難的民族。相近的經歷,使中國人民對猶太民族懷有深深的敬意和同情。20世紀30年代,在哈爾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蒙·卡斯普綁架案』。西蒙·卡斯普是哈爾濱猶太人,著名的馬迭爾旅館老板的兒子,鋼琴家。1933年11月,他被日本當局指使的俄國法西斯分子綁架殺害後,中國人民堅決地站在了猶太民族一邊,眾多中國人加入了西蒙·卡斯普的送葬行列,強烈譴責日本當局及俄國法西斯分子的暴行。

  同樣,哈爾濱猶太人對中國及世界的民族解放運動給予了無私的支持。20年代末,在哈爾濱道裡區創辦的英吉利亞細亞電報通信社,是共產國際在哈爾濱設立的秘密新聞機構之一,社長是英籍猶太人哈同·弗利特。當時,蘇聯塔斯社在東北不能公開發電訊稿,為此,蘇聯通過共產國際調進一些英、美等國人士到中國東北地區設立通訊社,為共產國際和蘇聯服務。

  還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羅生特,猶太裔奧地利籍醫學博士,1939年受到德國法西斯的殘酷迫害,先是避難於中國上海,後來參加新四軍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6年5月抵達哈爾濱,在哈爾濱生活工作了兩年多,曾任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醫學顧問,第一縱隊衛生部長等職。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哈爾濱成為他事業的頂峰。

  回顧那段歷史,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是哈爾濱這塊黑土地和松花江水養育了成千上萬的猶太人。現任以中友好協會會長,哈爾濱猶太人特迪·考夫曼先生說:『在那難忘的年代,無論是政權的更迭,還是時局的變幻,在哈爾濱生活的猶太人都從未受到中國人的任何歧視。當時,我們是在中華民族的崇高的情誼的呵護下生存發展的。』

  已故前全國政協常委、《今日中國》雜志名譽總編輯、著名作家、記者伊斯雷爾·愛潑斯坦應邀為社科院編輯的《猶太人在哈爾濱》畫冊撰寫的序言中充滿深情地寫到:『哈爾濱———這是一座主要來自沙皇俄國的猶太人逃脫受迫害的厄運和嚴酷的歧視,找到了避難所,並獲得經濟上的發展,建立了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生活的中國城市。大約兩萬多名猶太人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在中國人當中從來沒有遭遇到別的國家那種反猶主義傾向。所有原來在哈爾濱生活過的猶太人,無論現在移居到以色列還是美國、俄國還是澳大利亞,無論他們到了地球的哪一個角落,都自稱是哈爾濱人。在哈爾濱猶太人的頭腦中,對「中國家鄉」的記憶將永存,留傳於子孫後代。』

  在中國和世界都在致力於構建和諧社會之時,願本文能使人們更深刻地了解哈爾濱在猶太民族流徙史上的地位與作用,並使這段歷史成為哈爾濱與世界猶太人、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建立友誼合作的橋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