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22歲青年跳下過街天橋 母親痛悔:過分期待毀了孩子
2007-03-24 14:42:0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孫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4日電 媒體報道了七臺河市勃利縣人趙某因高考落榜患上抑郁癥,於22日早晨從哈市南崗區征儀路上過街天橋縱身跳下的消息。今天,記者再次來到哈醫大二院,醫生表示目前趙某已經有了意識,思想也比較清楚,但是由於其肺部損傷並伴有腹腔出血,目前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而在醫院走廊的一張病床上,趙母一直焦急地等待著兒子的消息。她告訴記者,孩子曾經一直是全家人的驕傲,沒想到過分的期待竟然帶給孩子這麼大的壓力,最終毀了孩子。

  放棄不理想大學選擇復讀

  聽說弟弟發生意外的消息後,在哈市某大學讀大三的趙某的姐姐趕到了醫院,趙某家所在的勃利縣吉興鄉長太村的幾位鄉親也聞訊趕到了醫院。

  據趙母介紹,趙某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好,高中時因為成績排在前幾名,還被學校安排到了『尖子班』。2005年,趙某參加了高考,並考出了595分的好成績,這個成績在當時的吉興鄉是當之無愧的狀元。可是,趙某覺得這與他平時的成績相差甚遠,他多年夢寐以求刻苦學習就是為了考上全國一流的大學,而他當年的報考志願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而595分的成績最終讓他與哈工大失之交臂,最後被吉林的一所大學錄取。但是,趙某做出了復讀的決定。

  父親癌癥去世再受打擊

  據趙某的姐姐介紹,她覺得弟弟的異樣其實是從父親去世時開始的。2004年,趙某的父親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去世了,而在這一年,趙某的姐姐考上了哈市的一所大學。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變賣了,還欠了許多外債。

  父親去世後,趙某家的生活變得十分窘迫,唯一的收入就是幾個人的口糧田,根本無法供養4個孩子,此時趙某的姐姐卻拿到了錄取通知書,這可急壞了全家人。最終姐姐的學費是由哈市一家企業贊助的,第二年開始,趙某的姐姐開始靠學校的助學貸款艱難地繼續著學業。

  為了改變家境,趙某的哥哥和弟弟全都外出打工謀生,而依舊在復讀的趙某覺得自己成了家裡最沈重的負擔。尤其是復讀之後,他每天就想著考一所學費便宜的學校,或者是分數高可以給獎學金的那種學校,思想壓力非常大。而生活上,他盡可能地節約,每天就靠開水、饅頭、咸菜、方便面生活,身體素質急劇下降。由於身體越來越不好,加上思想壓力太大,他開始失眠,整夜整夜不能睡覺,最終情緒、精神都出現了問題。

  說起弟弟的經歷,趙某的姐姐十分難過,『他太懂事了,什麼事情都考慮得特別周到,特別細致,沒想到在這件事上卻始終沒轉過彎來。』

  鄉親的期待也變成包袱

  據前來看望趙某的長太村的村民介紹,趙某不僅是趙家人的希望,也是全村人的希望。因為趙某從小學習成績就特別好,而在這個偏僻的村子裡,村民們都期待他能考進全國一流的大學,從此走出農村。他們告訴記者,趙某發病後休學的那段日子裡,村民們每當看到趙某時就會問他,怎麼不上學、不讀書呢?他總是回答,考上了又能怎麼樣,家裡沒有錢啊!

  趙某的母親告訴記者,就在趙某休學回家後,起初家人都以為他是不想讀書了,並不知道他精神上出了問題,還有些不理解他。後來,他的病情開始發作,時好時壞,好的時候他還堅持繼續看書學習,壞的時候就變得異常煩躁,情緒無法控制。後來,趙某表示他要外出打工,可是由於他身體非常不好,根本無法乾重體力活。家人便勸他復習重新考大學。

  趙母告訴記者,她這次陪兒子來哈爾濱,本打算看望兒子原來的老師,讓老師開導一下兒子,再重新為兒子找一個高考輔導班。當天,兒子還把學習用的書和復習材料等裝進了書包,背到了哈爾濱。可是由於長時間沒有學習,他的自信心不足,感覺自己沒什麼希望,結果就走上了這條路。

  采訪中,趙母告訴記者,正因為家裡實在太窮了,她和丈夫從小就對幾個孩子說,要想走出農村,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其實幾個孩子學習都很好,可是家裡實在供不起,大兒子和小兒子相繼輟學了,大女兒和二兒子趙某一直堅持讀書,本以為家裡的命運從此會改變,沒想到最終卻害了兒子。目前,全家人最大的難題就是趙某的醫藥費。僅22日一天,趙某就花費了7000多元,這對於他們家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而醫院知道趙家的情況後也沒有催費。趙家人目前正商量著,實在不行就算把家裡僅有的口糧田賣了,也要搶救趙某的生命。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