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7日電 近日,黑龍江省查處一起利用『114』查號臺進行假銀行金融詐騙的案件。26日,省通信管理局與省銀監局聯合發出緊急通報,嚴防不法分子利用電話注冊、登記、查詢系統進行金融詐騙。從即日起,省通信管理局將聯合省銀監局對我省目前在網的金融機構信息進行核查。
1月19日下午,省銀監局綏化分局接到群眾電話,詢問綏化銀監部門是否批准設立了『綏化市商業銀行』,並稱有人以『綏化市商業銀行』名義登記注冊固定電話,電話號碼為8228196。由於綏化銀監部門從未批准設立『綏化市商業銀行』,工作人員懷疑可能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114』從事金融詐騙活動,於是責成有關人員展開調查。
經查,8228196的電話號碼登記日期為2006年11月18日,登記戶名為『綏化市商業銀行』,並帶有一張蓋有『綏化市商業銀行』公章的介紹信。當時是一個名叫劉曉東的四川籍男子用身份證辦理的注冊登記。該機顯示為在用狀態,辦理了來電顯示和呼叫轉移業務,但未辦理裝機手續。經查,目前還沒有人往這個假銀行設立的賬戶存錢。鑒於此案涉嫌金融詐騙,綏化銀監部門將此案移交當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劉曉東到電信部門進行電話登記注冊時,出具的均是假手續,公章也是自己私刻的。
據省通信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到電信部門辦理固定電話登記注冊業務,需要向電信部門提交蓋有單位公章的介紹信、經辦人身份證原件。
據哈爾濱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單位介紹信和公章較好偽造,國內曾發生過多起利用『114』查號臺進行詐騙的案件。如采取吸收儲戶存款,給付高額利息為誘餌,進行集資詐騙活動,隨後卷錢逃之夭夭;電話用戶收到某『公司』中獎信息,要求用戶給其郵寄中獎稅費,用戶查詢當地『114』後得知,此單位確實『存在』,給其郵寄了費用後,中獎事宜杳無音訊。
哈市某律師事務所律師陳一來認為,『114』作為一種收費服務,具有審核登記號碼、為消費者提供真實信息的義務。如果登記的是企業號碼,登記機關應審查公司的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如果登記的是國家行政機關號碼,應首先要求來登記號碼人員出示身份證、工作證,核實其身份;另外,還需提供單位出具的號碼登記文件等相關證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