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成為旅游者的滑雪天堂
龍江冬季雪景
東北網3月30日電 題:旅游產業提速箭在弦上——2007年全省旅游工作會議側記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旅游產業的發展目標:實施旅游經濟總量倍增計劃,加快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提昇產業素質,健全產品體系,深度開拓市場,擴大產業規模和旅游就業,到『十一五』末期使旅游業成為我省現代服務業的核心支橕和國民經濟的穩定支柱產業;把握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和避暑經濟開始興起的契機,把我省建設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知名的冰雪旅游勝地和國內著名的避暑度假旅游勝地,實現從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經濟大省的過渡,為建設成重要支柱產業和旅游經濟大省打下基礎。
2006年,我省旅游經濟總量快速穩定增長,入境旅游實現歷史性突破,重點旅游區龍頭作用增強,旅游消費水平得到提高。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06.37萬人次,旅游創匯4.92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9.48%和44.62%;國內旅游達到5193.86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11.72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6.3%和23.7%。旅游總收入350.96億元,同比增長25.23%,我省旅游工作在『十一五』開局之年實現了開門紅。
在23日舉行的2007年全省旅游工作會議上記者了解到,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交流經驗,部署任務,進一步動員全省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設旅游經濟強省的步伐。會上表彰了獲得滑雪節和旅游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各地市旅游局與省旅游局簽訂安全工作目標責任狀。
副省長劉學良代表省政府就全省旅游業發展進行工作部署。
旅游工作會議為產業發展『提速』
談到本次會議,省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薄喜如說,每年年初,我們都要召開新一年的旅游工作會議,但今年的會議與往年不同,往年是由省旅游局組織,參會的人員主要是各地市旅游局長和旅游企業代表。在省委、省政府對我省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扶持下,今年的旅游工作會議經省政府同意召開,各地市主管旅游工作的副市長、旅游局長、縣長、旅游院校校長、旅游企業代表和中省直單位等200餘名代表參會,會議起點高、受眾面廣,任務重。會上,省政府就如何發展我省旅游工作提出了寶貴意見,為我省旅游的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會上,省政府對未來我省旅游工作的總體發展方向提出了戰略部署,進一步確立了旅游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深度開發冰雪和避暑旅游資源,培育特色旅游支柱產業,為我省旅游產業的發展『提速』。
培育特色旅游產業擴大經濟規模
去年8月,溫家寶總理在視察我省時強調指出,『黑龍江旅游資源豐富,發展旅游業的潛力很大,要把旅游業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積極培育獨具特色的旅游產業,擴大旅游經濟規模。』
在23日舉行的全省旅游工作會議上記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間,我省要加快發展,必須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在改造和提昇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培育旅游產業這一新的經濟增長點。
會議提出,加快發展旅游業,是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是我省發揮資源優勢,確立發展優勢的戰略選擇。旅游業的發展不僅直接帶動交通、餐飲、賓館等行業,而且間接拉動工、農、建築、郵電通訊等行業的發展,能夠形成較長的產業鏈條。我省有豐富的冰雪、森林、濕地、草原、界江等生態旅游資源,蘊藏著巨大的開發潛力。近年來,隨著冰雪旅游、避暑旅游、邊境旅游等優勢項目的開發,我省旅游業的規模迅速擴大,全省接待海內外旅游者人數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旅游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冰雪旅游已成為一些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邊境旅游已成為一些沿邊市縣財政收入的支柱。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本地的旅游資源優勢,優化旅游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增加基礎設施投入,改善接待條件,培育市場,引導消費,把旅游業建設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
加快建設特色旅游支柱產業步伐
會議提出,當前,我省旅游業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實施政府主導和旅游精品帶動發展戰略,大力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大旅游,培育大產業,促進旅游業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為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建設旅游經濟大省夯實基礎。
會議提出,今後一段時期我省旅游產業要突出資源特色,加快旅游精品體系建設。重點要精心打造六大旅游板塊、五大特色旅游廊道,建設兩個冰雪旅游名城、四個避暑度假旅游城市、六個邊境口岸旅游城市和一批旅游強市(地)、強縣(市)、強鎮(鄉)、構築八大龍頭旅游景區、二十個精品旅游點、十個節慶會展活動和十大旅游避暑度假勝地的支橕發展體系。要圍繞建設冬季冰雪世界、夏季清涼世界和秋季多彩世界,積極發展特色鮮明的冰雪旅游、生態旅游、避暑旅游、界江旅游、休閑旅游、紅色旅游和工農業旅游。改造昇級骨乾雪場,開發溫泉、冷泉療養旅游。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旅游發展條件。在航空、鐵路、公路上加大建設力度。以哈爾濱機場為航空門戶樞紐,加強支線機場建設,完善現有機場使用功能,優化航線網絡,形成國際航線、國內乾線、支線航線協調發展的航空旅游體系。要建好雞西、伊春、加格達奇、漠河等支線機場,增加到日、韓、俄、美的國際航線,增加通往國內客源城市的航線。牡丹江、齊齊哈爾、佳木斯要增加通達省外客源城市和俄、韓等國的國際航線。旅游旺季增加臨時航班,增加主要客源地旅游包機業務。在鐵路建設上,提高旅游客運能力,旅游旺季要增加旅游中心城市間城際快速列車,增發『夕發朝至』歷史旅游專列,完成哈爾濱———大連、哈爾濱———亞布力滑雪度假區旅游客運專線,推動虎林———列索跨國鐵路建設項目及密山當壁鎮出境鐵路項目建設。在公路建設上,重點旅游城市間開通城市觀光車,在哈牡、哈齊、哈同等主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成國際水准的集停車、加油、如廁、休息、餐飲、購物、旅游信息查詢等功能於一體的、服務規范的多功能服務中心。完善興凱湖旅游區內道路,建設珍寶島至虎頭、名山至太平溝、湯旺河至嘉蔭、洛古河至黑龍江源頭、哈爾濱至鳳凰山景區的旅游道路。建設201國道杏山———鏡泊湖———吉林敦化段,溝通大連———鞍山———本溪———丹東———長白山———敦化———鏡泊湖的『東便道』,建成貫穿東北三省的旅游通道。
與此同時,要加大宣傳促銷力度,全面整合促銷手段,把旅游宣傳與旅游資源開發結合起來,通過市場化運作,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推介,加大旅游產品的促銷力度,繼續辦好第10屆黑龍江國際滑雪節和第23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等知名節慶活動,真正叫響龍江旅游品牌。在宣傳促銷的同時,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省外、境外企業參與我省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推進與相鄰省區的區域旅游合作,在旅游產品上形成互補,在旅游市場上形成互動。
又好又快發展旅游
會上,省政府提出,加快培育特色旅游支柱產業,推進由旅游大省向旅游經濟強省跨越,關鍵在於要按照『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的思路,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調動和協調各方力量,把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精心培育。
會上記者了解到,培育特色旅游支柱產業,建設旅游經濟強省,是省委、省政府從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高度出發,做出的重大決策。各級政府要把發展旅游業擺到突出位置,努力營造重旅游、抓旅游、興旅游的濃厚氛圍,形成黨政全力推動、部門密切配合、社會整體聯動的發展格局。財政部門要將旅游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籌措和安排好旅游發展資金和旅游項目建設資金。鐵路、民航、交通部門要積極搞好旅游重點地區和重要景區的交通、道路等建設,提高旅游景區的可進入性。
同時,加強人纔隊伍建設,牢固樹立『人纔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培養、吸引懂經營、會管理、能創新的旅游人纔。加大旅游教育投入,加快培養熟悉省情和本地民族文化、能夠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特色旅游人纔。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培訓,建立健全旅游教育培訓體系,加大培養旅游經營管理人纔和涉外人纔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