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0日電 2006年,伊春市接待旅游者25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4億元。伊春市、鐵力市先後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規劃先行奠定旅游發展基礎
早在1999年,伊春市聘請北京大學旅游專家編制了《伊春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0-2015年)》,並以此為依據,編制完成了共20個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旅游專項規劃,形成了市、區(縣、市)兩級規劃體系。全省旅游總體規劃出臺後,伊春市結合自身旅游業發展實際,修編了《伊春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年)》、編制了《伊春市旅游資源研究》。這些規劃的頒布實施,成為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對旅游資源開發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據,為伊春旅游業的健康和科學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健全規范加大行業管理力度
旅游行業規范是進行旅游行業管理的依據。幾年來,隨著該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規范也不斷完善,有效提昇了旅游行業的管理水平。規章制度不斷完善,2006年市政府1號令發布了《伊春市景區(點)開發建設管理規定》;規范范圍不斷拓展,制定出臺了《伊春市漂流旅游管理辦法》、《伊春市滑雪旅游管理辦法》等旅游規范性文件;執法力度不斷強化,幾年來,共取締不符合規定的旅行社2家,取消未達標星級賓館資格3家,拆除景區違規建築6處,查封不符合條件的漂流河段3條,取締旅游定點企業4個。
推行標准提高旅游服務水平
伊春市堅持按照國家和省旅游局出臺的《旅游景區(點)質量等級評定標准》、《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評定標准》、《漂流旅游經營場所質量標准》、《旅游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等標准指導旅游企業在交通、游覽、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游購物、綜合管理、資源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標准化建設,有效提高了企業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提高素質增強發展後勁
伊春市高度重視旅游人纔隊伍建設,認真抓好教育培訓,培養造就了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專業人纔隊伍。通過定期組織伊春旅游業發展研討會、學術演講會等活動,邀請了很多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就森林生態旅游的定位、森林公園的建設與管理、景區的規劃與開發、旅游產品的促銷等方面進行研討,搞『請進來』培訓。
二是『走出去』學習。分別與哈爾濱商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聯合舉辦了2期旅游管理乾部培訓班,全市80多名旅游管理人員系統地學習了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管理、旅游營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有效提高了業務能力。每年組織旅游行政和企業管理者赴旅游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
三是注重旅游文化綜合培訓。在對導游員、講解員等從業人員的培訓過程中,把伊春地域文化作為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編印了《話說林都》———伊春導游詞薈萃,《神奇林都》———伊春傳說故事匯編,《感悟林都》———伊春旅游文學作品集,《美食林都》———伊春特色菜譜集錦等系列伊春旅游文化叢書,拓展了傳統的培訓內容,提高了從業人員的綜合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