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市3.3萬無證業主今年有望拿到房產證
2007-03-31 08:11: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 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31日電 近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有關部門獲悉,今年哈市將集中為那些購房後無法辦理產權證的市民辦理產權證。

  據悉,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因開發商違規操作,哈爾濱市區共有192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存在歷史遺留問題,拖欠土地出讓金、手續不全、違規超建……導致3.3萬戶購房者無法辦理房屋產權證。

  ■辦不了房產證原因

  ①拖欠土地出讓金

  據了解,在這192個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中,開發商拖欠土地出讓金的佔50%以上。交不齊土地出讓金,樓盤就缺少完備的手續,購房者也就無法辦理房屋產權證。

  據哈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哈市土地使用主要都是『出讓』形式,出讓期一般為50年或70年。開發商只有全額繳納土地出讓金,纔能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而現實情況是,一些開發商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或只繳納一部分,在住宅項目竣工後又不補全,最後導致市民花錢買房卻拿不到房屋產權證。

  部分開發商為什麼可以一邊長期拖欠土地出讓金,一邊肆意建房售房呢?該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是由於過去開發商通過各種關系拿到了所謂『特事特辦』的『領導批示可以緩交』的批條造成的。

  ②擅改設計 違章超建

  開發商是否具備《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也是獲取房屋產權證的必要條件。按規定,開發商提交的規劃設計必須和當初建設規劃部門報建的規劃設計一致。一些開發商為了多賣房子賺錢,往往私自超范圍建設,而超范圍建設的房屋都辦不了產權證。

  市民齊女士2004年12月在位於道裡區哈雙北路1.5公裡處的陽光頤養花園住宅小區13號樓購買了一套住房,並與開發商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開發商承諾6個月內即可為其辦理房屋產權證。可到現在,她和13號樓的其他居民仍沒拿到房屋產權證。據哈市城市規劃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陽光頤養花園住宅小區13號樓未按規劃要求建設,佔壓規劃道路,屬違法建設。該局在2005年就已經對該小區的開發商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和拆除13號樓的通知。

  據了解,在2002年,省建設主管部門曾對哈爾濱振國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建設的道外教純小區違章超建1萬多平方米、黑龍江南方實業有限公司開發的南方花園項目超建2萬多平方米的行為進行了公開查處。由於這些超建部分不在規劃審批范圍內,買了這部分房屋的居民就辦不了產權證。

  ③抽逃資金 抵押房產

  1995年,市民李女士在江北投資購買了一套由香港某開發公司開發的別墅期房。後來,開發商見房屋銷售形勢不好,迅速抽走資金,撤離哈爾濱,把幾棟爛尾樓留給了銀行抵債。李女士至今也沒收回投資,更別說拿到產權證了。

  據了解,一些市民買房時並不了解開發商違規的真實內情,在事後辦理房屋產權證時就會遇到許多困難。比如開發商隱瞞真實情況,將已抵押給銀行或被法院查封的房屋出售給購房者。或者開發企業倒閉,開發商下落不明,無法提供立項批文、土地權屬證明、房屋圖表資料等材料。

  ④無許可證超范圍售房

  哈市香坊區安通家園小區居民至今已進戶4年,但是一直沒有拿到當初開發商承諾的房屋產權證。據悉,該小區的開發建設單位是香坊區靠河寨畜牧廠,該處的房子是單位自建房。按照規定,單位自建房的建設用地是國家劃撥的,銷售對象只能是符合國家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政策的單位職工,對外以任何名義銷售都屬違規行為。一些單位由於資金緊張,常常吸引開發商一起開發建設。而開發商為了獲利,就將部分房產對外銷售,導致購房者辦不了產權證。

  另據了解,由於工程質量不合格無法通過竣工驗收的住宅項目也辦不了產權證。

   ■無證居民多有不便

  哈爾濱市南崗區龍江街60號的居民,自1999年9月份入住至今仍沒有拿到房屋產權證。這裡的居民說,當初入住時,開發商答應在3個月內把房屋產權證發到居民手中,可現在8年過去了,居民仍沒有拿到產權證。由於拿不出產權證,單位拒絕報銷包燒費;一些居民只能把孩子送到其他學區;還有的居民本想買完房子後,用產權證向銀行貸款做買賣,但一直不能實施。

  道外區皇家花園小區的居民張女士說,她入住7年了,也沒有產權證,聽說是開發商的手續不夠,不能辦理產權證。沒有產權證居民不能給孩子落戶口,部分外地居民也遲遲落不了戶。

   ■依法行政順利拿證

  據哈市政府有關人員介紹,這192個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涉及350萬平方米住宅、3.3萬戶購房者。解決這一問題,實際上等於把350萬平方米住宅(哈市年新竣工住宅約400萬平方米)盤活了,這對促進哈市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和健康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沒有房屋產權證,法律就保護不了購房者的權益。解決3.3萬戶購房者無法辦理房屋產權證問題是政府為百姓辦的一件實事好事,但因開發商原因造成的國家損失又由誰來負責呢?由於歷史遺留問題的根源至今未得到徹底根治,新的『手續不全』現象還在發生,政府有關部門還應盡快進行制度性改革,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審批約束機制,強化依法行政,讓今後的購房者順利拿到房屋產權證。  

責任編輯:張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