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電 3月31日、4月1日是清明節前的最後一個雙休日,哈市迎來了祭掃高峰。據市民政局不完全統計,雙休日兩家公墓、5家殯儀館有40餘萬市民前往祭掃。
交通擁堵人滿為患昨天8時10分,記者來到哈平路殯儀館。在距離殯儀館300米處便看到了車輛擁堵現象。記者看到,在哈平路兩旁,人挨人、人擠人,行人手中都拿著各種各樣的祭品。一大早就從顧鄉趕來的劉艷紅女士抱著點心、水果等祭品,一只手還拿著菊花。她氣喘吁吁地告訴記者:『早上7點多就從家裡出來了,因為殯儀館前面堵車只能步行了。』只說了幾句,劉艷紅就快跑幾步,她說再晚就沒地方了。此時,記者發現,哈平路成了『臨時停車場』,道路兩旁停靠了各種車輛,一直排到了市腫瘤醫院附近。
在殯儀館的入口處,四五名交警正在指揮交通。一位交警說,這裡的車流量是平時的數倍。進入殯儀館院內,記者看到,過去的停車場臨時改為了祭掃場地。由於人太多,不少前來祭掃的人只能選擇在路邊、樹下、馬路上祭掃,還有很多人手捧著祭品找不著地兒。
『鉤子隊』發『祭掃財』記者在焚燒區看到,拎著紙錢、『金元寶』、『金磚』的人們在尋找著可以焚燒的區域,不過有利的地形都被專門做燒紙生意的『鉤子隊』佔領了。『燒紙嗎?最少10元!』『鉤子隊』的成員不時地向找不著地兒的祭掃者『報價』。對於這樣的收費,著急祭掃的人們只能交錢讓其『幫燒』。記者觀察了一位『鉤子隊員』,發現她在10分鍾的時間裡接了2份『活兒』,收了30多元錢。
記者發現,有人好不容易『搶』得了一塊地盤,剛剛擺上了祭品就到焚燒區佔地方,祭掃成了『搶地盤』。也有一些人找不到可供祭掃的地方,只能失望而歸。
市民祭掃應錯開時間
據了解,清明前夕,許多市民都采取了『新舊』結合的方式,一手持鮮花,一手拎紙錢進行祭掃,文明祭掃觀念深入人心尚需時日。
為了緩解祭掃高峰帶來的壓力,哈爾濱市民政部門制訂了相應的應急措施,其中,向陽山殯儀館、哈平路殯儀館將上班時間提前到早上5時30分。民政部門提醒,市民祭掃時盡量錯開時間,不要紮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