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硬手段打造『軟環境』 哈爾濱年引外資逾8億美元
2007-04-03 09:10:5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3日電 2006年,哈爾濱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17個,投資總額8.83億美元。合同外資金額5.69億美元,直接利用外資實際投入3.72億美元,同比增長19.6%。

  新批國內經濟技術合作項目303項,協議引資額482.75億元,到位資金155.31億元,同比增長52.3%。

  2006年,哈爾濱市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發展迅猛,2006年新批的1000萬美元以上21個重大項目中,有9個是服務業項目。國內經濟技術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大項目數量明顯增加,其中超10億元的大項目8項,投資總額280億元人民幣。

  硬手段打造『軟環境』

  2004年初,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確定全市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總體思路: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為重點,以效能建設為突破口,集中整治影響經濟發展的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問題,規范行政行為,大力推進政府提速增效,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打造『效率哈爾濱』、『誠信哈爾濱』、『法治哈爾濱』、『文明哈爾濱』和『平安哈爾濱』,努力使哈爾濱成為東北地區開放程度高、發展機遇多、商務成本低、社會秩序好的城市。

  按照這一思路,各級政府著力用硬手段打造『軟環境』。

  最能體現政府權力的行政審批,能削則削,該減則減。從2004年開始,哈爾濱市將所有涉及行政審批的事項,全部集中到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的審批大廳,實行一站式審批服務,對前來投資的企業,公開辦事程序,提供規范的表格及有關文件文本,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供方便。只填一張表格、填寫內容由原來的513項減為20項、僅需5分鍾就可完成設立企業的全部審批,哈爾濱開發區在全國首創的『一表制』新政,不僅創下投資審批速度全國第一,而且打破了格式化的企業設立審批制度模式;通過『一站式』服務、『並聯審批』、『部門代辦』、加強批後監管等措施,建設系統項目審批時限由過去的80個工作日縮短為45個工作日,這一流程再造之舉成功破解了多年困擾哈爾濱的有效施工期短與審批時間長的矛盾。

  2006年12月,在國家統計局對全國28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投資環境綜合評價中,哈爾濱榮膺全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稱號。

  優質服務構建綠色通道

  審批事項減少,辦事效率提高,服務平臺便捷……隨著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項探索之舉相繼出臺,哈爾濱吸納域外資金的綠色通道正在向八方延伸。

  在針對外來投資的一些具體操作上,各職能部門力求做得更具人情味。對具有牽動作用的重大招商項目和重點外商投資企業,從項目洽談到企業運營全程跟蹤服務。對境內外投資客商的來信不拖不壓,對來訪者真誠接待,對企業反映的問題責成專人督辦催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燕莎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停車場、家樂福鱘魚銷售許可證、森永乳品土地證年檢、根達公共設施有限公司土地使用和房屋所有權相關證件等問題上,都使外資企業非常滿意。

  大項目數量明顯增加,合作區域不斷擴大,龍頭項目增資擴股,規模實現較大提高……『落地大鳥吸引觀望群鳥落地』,哈爾濱已經取得的招商成果正在助推進一步的招商。2006年,全市共批准增資擴股千萬美元大項目11個,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黑龍江你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龍頭項目紛紛增資擴股,促使投資規模邁上新臺階。

  資本激活內部增長力

  利用內外資結構更加合理、投資領域更加多元、具有牽動力項目數量增多……4年多來,哈爾濱的域外資本快速增長,不但激活了城市內部發展的增長力,更為哈爾濱又好又快發展添置了新引擎。

  投資額較大的英屬維爾京獨資的哈爾濱譽衡藥業有限公司和仁皇藥業有限公司、荷蘭獨資的哈爾濱三嶺水泥有限公司等重化工業和建材業並購項目,正在成為外資進入的新渠道。此外,中信資本、華平投資等投資者入股哈藥,不僅使哈藥獲得了超過20億元的新增現金資本,而且調整了國有『一股獨有』的產權結構,使哈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為最終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打下基礎。截至目前,已經有1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哈爾濱市投資設立20戶外商投資企業。

  工業有實力,市場有活力,科技有潛力,開放有魅力,招商有引力。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哈爾濱,正在以其特殊的磁場吸引八方商賈為全面振興哈爾濱匯聚新能量。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