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3日電 17所港澳高校今年首次在黑龍江省招生的消息發布後,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考生和家長的關注。那麼,究竟什麼類型的考生比較適合報考?考生在報考前需要做哪些准備工作?本報近日專門采訪了我省高考報考志願專家、中高考諮詢專家、哈師大附中學習方法研究室主任、省級優秀班主任、哈師大教育碩士導師郭建民老師。
郭建民認為,首先考生的英語能力要強。因為香港高校一般都是英文授課,因此對考生的英語口語、聽力以及運用英語實際溝通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有些高校甚至要求考生高考的英語成績達到110分至130分的高分。因此,這要求考生除在高考總成績達到各高校標准外,更須具備較好的英語實際應用和交際能力,具備能聽懂英文授課能力。而在這樣的報考背景下,內地一些較早在高中實現雙語教學的學校學習的考生比較佔優勢。
另外,選擇報考港澳高校的考生最好家庭條件、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因為香港和澳門的消費水平同內地消費相比要高一些,因此高校的學費也比較高。以香港高校為例,四年大學所需的學費、住宿費及生活費總額大概在四五十萬元港元,香港原則上又不允許在讀的內地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因此學生在選擇報考學校前須認真考慮家庭經濟的承受能力。不過,港澳高校的獎學金金額及獲獎面也要高於內地較多,所以如果欲選擇報考港澳高校,一方面可以是家庭經濟條件一般,但學習非常優秀可以達到獲得獎學金標准的考生,一方面也可以是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優越,成績達到錄取標准的考生。
郭建民說,報考港澳高校的考生適應能力也要強一些,特別是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要強,可以做到自主學習、生活中自立,能夠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香港和澳門當地的文化發展成多元化,其文化觀念、價值理念與內地有較大差別。因此考生需適應能力強,能夠較快、較好地融入當地的文化氛圍。
同時,港澳高校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比較看重,因此勇於挑戰、積極參與學生社團工作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考生也比較適合報考。港澳高校一般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因此他們鼓勵學生積極投身於社團工作、社會公益活動中,並且專門設立了相應的獎學金,支持學生全面發展。在此種環境中,那些死讀書本的學生則往往不適合報考。
選擇報考港澳高校考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港澳高校人纔濟濟,那裡的學習、生活壓力較大,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香港和澳門距我省較遠,那裡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習慣也與我省有著很大的差異。此外,我省學生由於缺乏英語交流的環境和氛圍,加之飲食、住宿的不適應,很容易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在此種情況下,那些內向型、不善於溝通和交流、行為愛偏執的學生則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性格開朗、心理調節能力較強的考生比較適合報考。
考生預報考港澳高校,需做哪些准備?
郭建民建議,首先,考生和家長最好通過網絡、電話、媒體等平臺詳細了解各高校發展及招考的相關情況,並且要認真研讀其招生政策。同時,考生在決定報考前要同家長一起針對考生自身情況做一個全面、清晰的分析。例如,如果考生報考港澳高校有哪些優勢、哪些不利因素,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大概在什麼范圍等,這樣可以在報考前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備,理性選擇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