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5日電 連日來,哈爾濱香坊區10餘村屯村民和郊區364路、365路公交車隊人員來本報反映,兩條郊區線路公交車因道路問題,將於近期停運,附近乘車的上萬村民和村娃將面臨進城乘車難。昨天,記者分別乘坐兩條郊區線路公交車實地采訪調查。
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乘坐365路車,從紅旗大街出發,途經團結村、穆家溝村、榮進街、鄧家屯4個站點時看到,有10餘公裡路程大部分是泥塘和坑窪路,記者在榮進街站村路上實際測量,最深的泥坑0.7米,最淺的坑也有0.5米,最長的泥濘坑路達3公裡。據該路隊長柳佔明介紹,該條線路由紅旗大街至前許家,途經22個站點,日運送村民5000餘人次。破損路段涉及4個公交站點、7個村屯、3000餘戶村民和朝陽小學、黎明九校、黎明二校等500餘村娃上下學乘車。
11時許,記者途經通鄉街4號時看到,該路段周圍全是泥塘子和大坑,18路車隊的4名司乘人員正站在泥濘路上往坑裡填石塊。72路調度室李旺金調度說,因榮進街無法通車,已在半月前將終點站前移至鄧家屯。據鄧家屯村民介紹,榮進街等10餘村屯都歸黎明鄉管轄,從去年初,一些拉殘土的車為逃避檢查晝夜從村路駛過,村路就開始由泥濘逐漸成為大坑。
12時許,記者又乘364路車,從紅旗大街終點站向前許家出發,當車輛經過該線路的東柞村至北柞村、興隆溝至萬家屯、東柞村至孫家村等路段時,3段路根本無法過往車輛,記者只好下車踏著泥濘村路徒步調查。在東柞村遇到一姓馬的婦女穿著水靴,拎著一桶水艱難地踩著泥濘村路回家。她說,這路歸鄉裡管,村裡曾向鄉鎮反映,村路每到這時都是泥坑,俺村人都得穿水靴,否則無法行走。
據364路車隊長介紹,該線路3段路程有12公裡長,該線路途經12個村屯,每天運送村民1.5萬人和紅星小學、134中、孫家小學等3個學校千餘村娃上下學。車隊也不想停運,但沒辦法,在這樣的坑路運營,只怕發生翻車等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
據市公交管理處林順科長介紹,去年,兩條線路車隊就打報告反映村路泥濘大坑的問題,該處和車隊曾找到有關部門及村屯協調,但沒有結果。目前,兩條線路現有的24臺車和年初新進的10臺空調大客車,已因路況極差而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每月兩車隊僅維修費就高達5萬餘元,面臨虧損邊緣。
村民呼吁,兩條郊區線路站點附近經常乘車的有上萬村民和上學的村娃,不能因道路破損而停運公交車,有關部門應積極對村路進行維修和改造,確保村民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