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貼牌手機賣一臺能賺幾百元 業內人士自曝手機銷售黑幕
2007-04-06 15:04:0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海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6日電 『賣正品行貨手機透明度太高,賺不了幾個錢,只有仿冒大品牌賣貼牌手機,纔有利可圖,反正出了毛病也不怕,反復修唄!』日前,曾在哈市某大型手機銷售市場做省級手機批銷商的陳先生向記者透露了手機銷售中鮮為人知的內幕。

  據陳先生講,他在公司中的職位是大區域經理,負責把各種款式的手機推銷到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然後從中賺取『返點』,因為看不慣老板明目張膽騙人的把戲,最終決定『金盆洗手』。陳先生說,他們銷售到各地市的手機都是一些容易貼牌的機型,每銷售一臺能賺取2元至50元的回扣,而當地的銷售商賣出一臺則能賺到幾百元的利潤,但前提是不能銷售行貨,一般大品牌的摩托羅拉等正品手機,因為透明度很高,消費者對其性能、價格都比較了解,不容易做手腳,銷售商很難賺到錢,所以都不願意做。

  『傻子買傻子賣,傻子賺錢來得快。』陳先生說,這是他們行內通行的用語,許多消費者購買手機都以觀看背面封貼是否完整來判斷手機是否被動過手腳,其實這根本無法判斷,因為封貼可以自己制作粘貼。一些人到商場買手機時,工作人員從櫃臺裡拿出的樣機往往都是正品,但當你付款後取來的新機器很可能是貼牌機。而經銷商在消費者面前也一直裝傻,自己明明知道銷售的是冒牌貨。

  陳先生還介紹說,正品的行貨手機已經發展到『七碼』,即手機、電池倉、外包裝、三包卡等和發票上的IMEI碼都相同,而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大多是『三碼』機和翻新機,所謂的『三碼』機都是深圳、長春等地一些小廠家生產出來的貼牌手機。銷售商賣一部價值一千多元的行貨手機利潤在80元左右,而賣一部『三碼』機或翻新機基本上賣一臺賺一臺。商家還可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和這些生產貼牌手機的小廠預訂某一款暢銷型的手機,根據自己工作的經驗,陳先生總結出比較容易被貼牌的機型有CECT、大顯、中天等,其中CECT最為常見,以CECT7590型為例,從他手裡銷售出去的就達四五款之多,有翻蓋的、滑蓋的等等,令人眼花繚亂,其實網上和市場上都找不到這款手機的正版機型,反正他至今未看到過行貨什麼樣。

  『貼牌手機泛濫是因為它有客戶群,很多消費者圖時尚、圖便宜纔不惜付出受騙的代價。』陳先生坦言,現在南方一些生產貼牌手機的小廠工藝很先進,仿制出的手機不但樣式精美甚至比行貨功能還齊全,按規定正品手機從研發到投放市場至少要經過兩年的時間,而且要經過反復測試,貼牌手機最短幾天就能生產出一款機型,甚至在正品新款未上市前它就已開始銷售了。貼牌手機和翻新手機也有售後保修,只是保修期比較短,一般為3個月,而正品手機的保修期通常為一年。毛病層出不窮是很正常的,反正不等銷售商修膩了,你自己都不耐煩了。

  最後,陳先生列舉了冒牌手機的三大危害,即售後服務無法得到保障;配件多是仿制品,極可能出現爆炸、短路等情況;忽視了這些劣質手機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傷害。同時,陳先生為消費者辨別冒牌手機給出以下兩點建議:一看售後服務。仿冒的貼牌手機一般會回避售後服務問題,因此,當消費者懷疑某款手機是假冒貼牌產品時,可以在外包裝和說明書中仔細找找售後服務網點的地址和電話。如果沒有這些信息,可斷定該款手機為仿冒的貼牌手機。二看機型配置。小廠商大都喜歡在產品的外觀上抄襲某些知名品牌的經典機型,由於元器件采購過程的差別,這類手機在硬件配置上往往會出現很大的紕漏,例如屏幕材質、機身內存大小等都會有所差別。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