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6日電 4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生活報與哈市殯葬管理所、省乾坤園公墓共同倡導的『文明祭掃過清明』之『鮮花表情思』活動也如期舉行。眾多市民放棄了焚香、燒紙,一上午的時間,我們事先准備好的千束鮮花兌換到數千沓燒紙。祭掃現場少了漫天煙霧,少了遍地黑灰,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花香和濃濃的思念。
不逢周末人潮依舊洶湧
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有趕上周末,但仍沒能阻擋人們祭掃的腳步。
在哈平殯儀館,6時左右就陸續有人或步行或駕車前來祭掃了。8時許,進入殯儀館的人開始增多,很快就出現了摩肩接踵的場景。據哈平殯儀館館長宮傑介紹,5日在該殯儀館參加祭掃的群眾雖然沒有去年多,但也在2萬人次左右。
在乾坤園公墓內,前來祭掃的人們同樣擁擠。據省乾坤園管理處主任朱會茹介紹,5日到此來祭掃的人達到3萬之多。
據了解,向陽山殯儀館5日也接待了約3萬祭掃者。
七旬老人率先用鮮花祭奠親人
在哈平殯儀館,7時整,『鮮花表情思』活動正式開始。工作人員將一束束鮮花擺放出來,准備免費提供給前來祭掃的市民,同時也做好了用鮮花兌換市民手中的燒紙的准備。可是,雖然工作人員不時地向過往祭掃群眾介紹,可以用市民手中的燒紙兌換鮮花,但是半個小時過去了,只有幾個市民到這裡打聽了一下,便轉身走開。
半個小時過後,74歲的潘永智老人與其妻子葉桂珍來到現場,了解了情況後,兩位老人毫不猶豫地拿起了鮮花,在鮮花祭掃臺旁進行了簡短的祭掃,之後在『倡議文明祭掃』的留言板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成為本次活動中第一個用鮮花祭掃的人。
潘永智老人說:『什麼樣的祭掃形式更有意義,我們就用什麼。希望這樣的文明祭掃活動能夠長期開展下去。』
8時30分,在向陽山殯儀館的『鮮花祭親人萬人簽名』和『燒紙換鮮花』活動現場,手捧祭奠靈牌的一位中年婦女走到了鮮花祭奠場前,她將靈牌放到了祭奠桌上,對著靈位默哀了一會兒後,從鮮花祭奠現場的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束鮮花,插到了祭奠桌上,並在萬人簽名板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趙淑華。
趙女士告訴記者,這已經是她第二年用鮮花祭奠親人了,對於這種用鮮花祭奠的方式她非常贊同。趙女士說,她去年來祭掃時看到很多人都用鮮花祭奠親人,今年索性沒帶燒紙,直接獻上一束鮮花,向親人表達哀思。
在『鮮花祭親人萬人簽名』的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一個20多歲的女孩手捧著一大束白菊花,她將這束白菊花插在了活動現場的祭奠牌前,然後在簽名板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名女孩告訴記者,她在國外留學快兩年了,這是回國後第一次來祭奠母親。她記得沒出國前祭奠母親時,看到其他的祭掃者都是拿著燒紙、香和貢品來祭奠親人的。因為不喜歡那樣的方式,她這次來特意購買了一束鮮花,沒想到現在已經有這麼多人用鮮花祭奠親人了。
在眾多祭掃者中,駐哈某部蘇寧團官兵劉寧、常昊、趙冰洋三名戰士也參加了鮮花祭故人活動。據了解,他們三人的老家分別在江蘇、吉林和遼寧三地。由於長時間在部隊生活,清明節期間也不能夠回家祭掃,在得知本次『鮮花表情思』活動後,他們希望鮮花的芳香能夠傳遞到家鄉,用鮮花祭奠的方式遙寄對故人的懷念。
全市未發生大的交通擁堵
盡管鮮花祭掃對於哈爾濱人來說還是件新鮮事,但隨著活動的開展,鮮花祭親人的簽名板上很快便簽滿了祭奠者的名字,簽名者均承諾要文明祭掃。
鮮花祭奠故人的場面不僅出現在本報的活動現場,在皇山公墓,記者同樣看到了大片寄托哀思的鮮花。在公墓區,近半數的墓碑旁都放有鮮花。公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用鮮花祭奠故人的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還有部分前來祭掃的人已經完全不用燒紙了。
據哈市殯葬管理所初步統計,今年『清明』期間,哈市前往各大祭奠場所進行祭拜活動的人數在70萬至100萬人次,出動車輛在5萬輛次左右。人多、車多,安全隱患自然成了困擾市民和相關部門的大難題。為了讓祭掃群眾順利、安全地完成祭掃,哈市各大殯儀館都采取了一系列應急方案。
省乾坤園管理處主任朱會茹介紹,他們及時與交通、交警部門取得聯系,各部門均增派人員到指定地點,加強了交通管理和疏通工作,並勸導市民乘坐公交車前往拜祭,避免了交通大堵塞情況的發生。
哈市殯葬管理所所長潘成植告訴記者,由於清明節前夕各部門已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哈市各主要殯儀館周邊路段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塞車、堵車事故,也沒有出現火災事故。整個清明節過得既清靜又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