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淚灑『兔子會』誰之過 揭露不法分子的行騙伎倆
2007-04-09 07:55: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賈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9日電 當前,黑龍江省涉眾經濟犯罪高發,不僅嚴重乾擾了地方經濟金融秩序,而且引發不少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為嚴厲打擊經濟犯罪活動,宣傳金融法規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對經濟犯罪的識別和防范能力,黑龍江晨報從即日起推出『錢途·警世』法制專版,定期發布預警信息,揭露不法分子的行騙伎倆,提醒廣大群眾認清其危害,避免上當受騙。

  2005年6月26日,黑龍江晨報刊發了《記者探訪冰城『兔子會』》一文。文中敘述哈爾濱市浩川兔業發展有限公司以『聯營合作飼養獺兔』名義進行詐騙。『浩川公司』稱:客戶為零風險經營,投資者將獲得超過30%的高額回報。

  此事曝光後,哈市警方和有關部門介入調查。但因當時沒有群眾報案,調查隨該公司董事長李某將公司轉讓後『消失』而擱淺。今年2月,經過改頭換面的『兔業』公司又『斂』走近百人200多萬元『投資款』,再度『不知去向』。目前,哈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已受理此案,正在做進一步偵查。

    大學教授  被騙近十萬

  今年3月中旬,幾位老人向記者哭述,他們被哈市富貴兔畜牧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哈市浩川兔業發展有限公司)騙走了200多萬元『投資款』。並拿來了他們與該公司簽訂的『養殖收購協議書』、收款票據等材料,講述各自的受騙經歷。

  哈市道裡區的劉先生,退休前是哈市某大學教授。在談起把9萬多元『家底』全部押給『兔業』時,70歲的他痛悔不已。2005年5月,劉先生在自己家樓下看到有人拿著傳單,向行人講述『浩川公司』推出的 『聯營合作獺兔飼養』項目,『不用投入場地、技術、銷路,花1200元買一個聯營單位(三母一公),即可年收入1560元,獲利360元,按季度付息。』幾天後,劉先生遇到『浩川公司』的欒某,欒某向其講了『要致富養獺兔』的『實惠』,並多次到其家裡『授課』。稱養獺兔是不用操心只等收錢的好事。2005年5月至8月,劉先生拿出3.6萬元購買了30組獺兔。3個月後,『浩川』將1萬元返款送到劉先生手中。面對如此快速的賺錢方式,劉先生又買了26組。

  期間,『浩川』非法斂財的行為被黑龍江晨報曝光,該公司法人李某被警方依法傳訊後不知去向。參與此活動的群眾卻沒有一人到公安機關報案。而後該公司變更為『哈市富貴兔畜牧有限責任公司』,其法人換成了劉某,仍做著養殖獺兔生意。2005年9月,不明真相的劉先生再次拿出1.5萬元購買了5組『富貴兔公司』推出的『城鄉連手共同致富,兔業扶貧小康工程』的3000元一組的獺兔。直至今年1月,得知第二任法人劉某也卷款『消失』,劉先生纔發覺上當受騙。

    曝光之後  仍執迷不悟

  在受害群眾中,多數人是離退休乾部、知識分子或企業下崗職工。他們將自己多年來辛苦積攢的『養老錢『全部投了進去。還有人瞞著家人將自己下崗買斷工齡的錢或兒女准備結婚購房的錢拿去投資,甚至還有人動用自己親人的撫恤金。

  得知被騙後,哈市南崗區的李先生和張先生苦不堪言。李先生不僅把自己多年積攢的10萬餘元錢都『奉獻』了出去,還向親友借了幾萬元。面對家人和親友的埋怨,李先生痛不欲生。在此次事件中,損失最大的是曾開過企業的張先生。一輩子辛辛苦苦經營企業,掙得30多萬元的『血汗錢』,全部傾囊而出。從前精神飽滿、乾勁十足的張先生,現在被此事折磨得已是滿頭白發。如今一貧如洗的他,陷入了絕望之中。

  為此事,有的家庭夫妻離婚、父子斷絕關系,也有人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更有一些被騙的『兔業』參與者仍蒙在鼓裡,繼續做著發財美夢。

  近日,一些受害者拿著黑龍江晨報刊發的『記者探訪「兔子會」』等文章談及自己被騙經歷後悔不已。哈市的黃女士說,當時『浩川』被媒體曝光後,公司將他們召集到一起,說媒體報道不真實,讓他們不要相信。雖然黃女士等人手中都有報紙,但並沒有『動搖』他們養獺兔的『決心』。

  當記者問他們為什麼會被騙時,他們均認為自己貪心,過於輕信他人之言,明知『天上不會掉餡餅』,卻幻想著有一天自己能找到捷徑發大財。

    『合法手續』 構建『謊言鏈』

  據黑龍江銀監局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處處長劉寶峰介紹,『虛擬騙局做載體,高回報為誘餌』是非法集資詐騙的傳統手段,而且如今已呈現出智能化、專業化趨勢,這些詐騙還具有欺騙性、隱蔽性強等特點。

  『高額利息』極具誘惑性。在『兔子會』一案中,該公司稱,投資者以每組1200元或3000元價格進行投資,投資期為半年至一年,利息為投入的30%以上,按季度付息,到期本息付清,投資越多,回報越高。這對於一些手上有些閑錢或急於想找些事做而苦於沒有門路的市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天上掉下的餡餅』。

  『合法的手續』具有可信性。據受害群眾反映,『浩川公司』和『富貴兔公司』均持有工商局頒發的正式營業執照,證照顯示注冊資金都是200萬元。介紹情況時,公司還說某林業大學資深教授是公司科技帶頭人,還有某律師事務所做的公證等材料。這些『硬件』為騙子行騙披上了『合法』的偽裝。

  『富有前景的實業』具有蒙蔽性。『兔業』公司租賃大面積房屋作為辦公場所,以顯示『有實力』,並在其租賃的地方掛上『哈市浩川兔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獺兔養殖基地』等招牌。還從南方買進一些獺兔,儼然就是一個很有規模的養殖基地。這樣,那些想投資的客戶,到基地參觀後,更看好『兔業』的前景,堅定從事『兔業』的信心。

  據哈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支隊長李光介紹,騙子往往以前期客戶名義現身說法,高額回報、合法的手續、富有前景、得到實惠,為參與者構建完整的『謊言鏈』,從而不斷突破客戶的心理防線,讓客戶心甘情願地掏腰包。面對『誘惑』,廣大群眾必須擦亮眼睛,纔能遠離非法集資活動,避免上當受騙。

 

 

責任編輯: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