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4月11日電 漠河地處祖國最北端,那裡氣候寒冷,五月還飄雪,八月就下霜,最低氣溫零下50多度,無霜期僅有80多天,年平均氣溫零下5℃。在這片被譽為『神州北極』的土地上,有一位秉承大山的偉岸、冰雪的清純、白樺的堅韌、青松的剛直,為打造政治清明、乾部清廉、百姓安康的漠河而無私奉獻的女紀委書記,她就是曹文華。
1971年,17歲的曹文華滿懷青春的夢想,響應祖國號召,從內蒙古來到漠河,一乾就是36個春夏秋冬。曹文華也從一名普通知青,先後任漠河縣紀委副書記、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現任大興安嶺地區紀委常委。這位中國北極紀檢監察系統裡的『女包公』,辦起案來鐵面無私、六親不認,品嘗了無數的酸甜苦辣……
『反腐敗,查案件,是紀委書記的天職!』
1997年9月,經過群眾推薦、組織考核,曹文華走馬上任,成為漠河縣歷史上第一任女紀委書記。有人說,在一個小地方當紀委書記,就等於是一屁股坐到了矛盾的漩渦上,轉來轉去,由不得你不發蒙。的確,在漠河這樣一個只有3萬人口的地方,查辦案件涉及的對象基本都是熟人,常常是案子還沒開始查,人情網就纏了過來。
曹文華上任不久,就陸續接到20多封舉報漠河縣公路管理部門領導王某的信件。王某曾是曹文華的老部下,社會背景復雜。查辦對王某的舉報,曹文華心裡也有些打鼓。她知道,這個案子要是查不清楚今後工作就難以開展。『反腐敗,查案件,是紀委書記的天職!』曹文華決定親自指揮,一查到底。
調查組剛一成立,一些老朋友、同事、領導就紛紛為王某說情。王某的妻子帶著厚厚一沓錢親自登門來到曹文華家,被拒絕後,王某親自到曹文華的辦公室。曹文華氣憤地說:『你把十幾臺、幾十萬元的車輛設備隨意借給他人,最後全都報廢成了一堆爛鐵,給企業、國家造成了多大損失。』
那段時間裡,曹文華帶領專案組成員們白天調查取證和知情人談話,夜裡分析案情,研究辦案策略,經常是凌晨兩三點鍾纔能睡一會兒。經過艱苦細致的調查取證,終於查明了王某非法佔有公款、套取工資、失職、瀆職致使國有資產流失等違紀事實,涉案金額達76萬元,最終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執紀不由情,公道在人心
漠河的乾部群眾發現,這個敢說敢乾的女書記他們沒選錯。大家說『官身不由己』,而曹文華是『執紀不由情』。為此,曹文華也品嘗了另一種難以言說的苦澀。
2004年,有個乾部因受到查處,匿名在縣裡給曹文華張貼小字報,對曹文華進行誹謗。
但令她欣慰的是,那些小字報只要一出現很快就被撕掉了。一天,一個女乾部俯在她耳邊說:『大姐,你受委屈了,你可一定要挺住啊!』曹文華頓時熱淚盈眶。她感受到巨大的安慰、鼓舞和信任。小字報這件事對曹文華觸動很大,感觸也很深,她想,紀檢乾部查辦案件得罪了一些人,但只要做到秉公執紀、光明磊落,正派為人、踏實做事,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曹文華說,每一次查案最難的不是案情的復雜,也不是當事人的狡詐,而是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和自己內心激烈的矛盾衝突。她先後查處各類違紀案件202起,收繳違紀資金161.4萬元,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392萬餘元。在反腐敗這個沒有硝煙但卻充滿誘惑、沒有鐵絲網但卻布滿了人情網的特殊『戰場』上,曹文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紀檢監察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曹文華常說,紀檢監察工作要想有作為,就必須始終堅持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這些年來,曹文華堅持以『創環境、保穩定、促發展』為己任,對招商企業實行『保姆式』服務,每年都率領服務隊,深入到引資企業現場辦公,為企業解決難題。
誠信木業是漠河縣內一家大型引資企業。這家企業地處城鎮邊緣,一直飽受『斷電之痛』的困擾,造成了生產原料的巨大浪費。曹文華帶領現場辦公服務隊來到這裡,當即責成供電部門實行斷電事前告知制度,通過多方協調,十天後,兩條由供電部門架設的供電專線騰空而起,使這家企業徹底免除了後顧之懮。
曹文華在走訪中了解到,北極木業公司這一大型引資企業由於車皮配額太少,導致產品不能及時外運,她多次與鐵路部門溝通,解決了企業的生產瓶頸。當她得知該企業的職工看不到有線電視後,又協調廣播電視局安裝信號差轉發射機;聽說職工經常因為開家長會而誤了生產,她立即協調教育部門,把家長會開到了工廠門口。
真心的服務,換得了投資商的廣泛認可。一位外地客商動情地說:『漠河的投資環境一年好過一年,在這裡投資,我們感到舒心、順心、放心。』2000年以來,漠河縣實現招商引資57項,落戶引資企業38家,引資到位金額達3.1億元,這裡面,曹文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