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 11日下午,省人大常委會在分組審議省政府《關於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鄉千村試點進展情況的報告》時,組成人員建議,搞好新農村建設要處理好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和財政投入、社會幫建的關系,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社會事業的關系,點上帶動與面上推進的關系,建設與管護的關系。
審議時組成人員對省政府的工作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認為,一年來我省新農村建設『百鄉千村』試點開局良好,進展順利,措施比較得力,效果比較明顯。政府的工作報告實事求是,重點突出,對今年的工作部署切實可行。
審議時組成人員對今後全省新農村建設提出四點建議。
各級政府要注意充分發揮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克服『等靠要』和急於求成的思想。注重提高農民素質,做好培養新型農民的規劃工作。重視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組織者作用。不斷深化農村金融、貸款擔保、鄉鎮機構綜合改革,優化試點鄉村經濟發展環境。幫建單位要傾情傾力,真幫實扶,在強化『輸血』功能的同時,更注重『造血』功能。
要不斷加大試點鄉村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重點向弱勢村傾斜。試點鄉村要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走產業強村富鄉的路子。深入推進場縣合作共建,充分發揮墾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按照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在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同步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各地要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進一步探索我省新農村建設的路子,真正發揮試點的示范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擴大弱勢村試點范圍,把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緊密結合,加大整村推進工作力度。加強通鄉公路、水利設施、人畜飲水等專項推進的力度,加快非試點鄉村的建設步伐,使更多農民享受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要加強試點鄉村新增公共設施建設的管理,對一些為了躲避收費,造成通鄉通村公路損壞的行為,要采取果斷措施加以制止。充分調動基層乾部群眾自覺參與管護的積極性,逐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增強村級集體管護能力。對自來水、衛生所、沼氣池等建後能產生經濟效益的,要引進市場化運作模式,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管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