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電 孟慶餘走了。他留給家人的,除了那一點點工資,沒有一分錢額外存款。
孟教練出事那天,人們發現,他腕上戴的,是跟隨他多年的那塊15元錢的手表。他不為名利,兩袖清風,奏響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壯歌。
給隊員慈父般的愛
在長達33年的教練生涯中,孟慶餘常常是小隊員們看不懂的人。訓練中他板著臉,看起來那麼嚴酷無情;下了課,孟教練又如慈父般給他們無限的呵護和關愛。
後來成為省速滑隊成員,現在受聘為深圳速滑隊教練的趙敏,從小父母離婚,同年邁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進入體工隊後,隊裡為她免了所需費用,孟教練視她如自己的女兒,長年用自己的工資為她交伙食費、服裝費和生活費。
七臺河至今沒有一個像樣的滑冰場。為提高訓練強度和成績,體育局每年拿出一筆資金,要教練在無冰期,帶孩子到哈爾濱冰上基地訓練,時間長達9到10個月。由於經費有限,孟慶餘只能在冰上基地附近租用最廉價的民房。為節省開支,孟慶餘既當教練員,又當采購員、炊事員、文化課輔導員。宿捨沒有炊具,他就把家裡的鍋碗瓢盆搬來。缺吃的,他就拿自己的工資買糧、肉和蔬菜。訓練隊成了孟慶餘的『家』,他的家反而成了訓練隊的『倉庫』。
入夜,孩子們都睡了,這時,白天一直帶隊員訓練的孟教練又開始另一種繁累的體力勞動———為小隊員們磨冰刀修冰鞋。
親情友情留遺憾
長年在外帶隊訓練,家裡一攤子事全扔給了愛人韓平雲。1981年妻子剖腹產,他正帶隊在外地參賽。
有一年,他正在冰上基地帶隊緊張備戰全國青少年短道速滑公開賽,單位打了三次電話催他回去,原來他愛人和孩子因煤煙中毒雙雙住進了醫院,他發瘋似地趕到醫院,看到昏迷不醒的妻兒,他實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在病床前放聲大哭。
他的父母就住在哈市香坊區,離冰上基地只有幾站地,可他很少能抽出時間去看望。一次,弟弟給他打電話:『明天是爸爸的生日,你能不能抽一點時間回來?』可是,置身於繁忙的集訓工作中,他把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
他把愛的砝碼放在了滑冰隊,放在了運動員身上。有一年春節放假期間,原省體委主任劉海雲去冰上基地慰問,發現孟慶餘正領著一幫孩子訓練。一問纔知道,平時冰上基地有省隊、青年隊等好多隊訓練,經常排不開。放假期間,他們正好可以抓緊時間做系統性訓練。
兩袖清風感天地
孟慶餘去世後的一天,體育局工作人員在哈爾濱打開他的鐵櫃都呆住了。裡面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兩雙襪子補了又補。幾件他常穿的破舊的運動服擺在櫃子的上層,下面是一雙待修的冰刀,還有鉗子、螺絲刀等工具。桌子上擺著一臺用了20多年的14吋破舊電視機,這是他這個副處級乾部、高級教練員的全部家當。他的妻子說:從孟慶餘當教練那一天起從來沒有向家裡交過全額工資。除了給老伴的工資卡裡有幾千元錢,孟慶餘在銀行沒有一分錢個人存款。
有人出高價要買走他手下最優秀的運動員,許諾給他優厚的待遇,如解決住房、配送專車、給兒子安排工作,想把他從七臺河挖走。但當他走上冰場,看到那些生龍活虎的孩子,想到父老鄉親對他的期望時,他謝絕了所有的邀請,他的心已經與七臺河的起跑線、與這裡的銀色跑道緊緊連在一起……
孟慶餘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練員、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個人、省『十佳』公僕,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勞動模范、省中青年專家、市拔尖人纔、市十佳公僕等榮譽稱號,七臺河市短道速滑隊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被命名為短道速滑國家高水平後備人纔基地。
七臺河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市體育局聯合下文,號召全市黨員乾部向優秀共產黨員孟慶餘同志學習。國家廣電總局決定將孟慶餘培養冬奧冠軍的感人事跡拍成電影(暫名為《金牌教練》),此片已被列為廣電總局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重點項目。
日前,我國著名編劇許波、著名導演徐耿及龍江電影制片廠的編導人員到七臺河,實地采訪搜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