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電 題:惠民濟世黑龍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惠及城市農村
記者 單志華
2007年3月30日早晨,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彩虹街道辦事處人頭攢動,這天是五福社區衛生服務站成立一周年的日子,醫院與彩虹街道辦事處聯合舉辦『醫療健康社區行』大型義診活動。這天共接診350餘人,免費做心電圖121次,測血壓150次,建立健康檔案160個,同時還為特困患者贈送了300餘元的藥品。通過這次義診,再一次拉近了醫院與轄區居民的距離,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促進了醫患間的和諧。
最近,黑龍江省鶴崗市立春村農民趙景龍在蔬園鄉衛生院做了兩個手術。錢不夠可以欠著,餘款分三次交齊,因為他是貧困戶,醫院又為他減免了400元錢。讓老趙得實惠的是黑龍江省實施的農村衛生『三網四化』管理新模式。該模式的核心內容是,推倒圍牆、資源共享,鼓勵油田、農墾、森工、煤炭等醫療機構攜手地方鄉鎮衛生院共同發展、服務周邊農民。
『三網四化』基本『消除』了農村區域衛生服務空白區,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2006年,黑龍江采取一系列措施,使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進一步加強,政策惠及城市農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五百萬和三分錢
2007年,黑龍江全省所有縣(市、區)將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這意味著,哈爾濱市各區(縣)的500多萬農民均有權利享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每人每年自付10元錢,即平均每天三分錢,一年看病可無懮。
省衛生廳和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2007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補充通知》,今年全省所有縣(市、區)將全面推行新農合工作。本次擬擴大試點的農業人口數低於總人口數50%的56個市轄區,農民的繳費標准每人每年不低於10元。對於中央財政按現定不予補助參合農民每人每年的20元資金,按照省政府的決定由省級和區級財政按1?1的比例分別承擔,即省級承擔每人每年10元,區級承擔每人每年10元。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由省級和區級按17?3的比例進行配套,即省級財政補助每一個參合農民每人每年17元,縣(市、區)級財政補助每人每年3元。
對於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將采取『准入制』,打破地域、系統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衛生資源,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區域衛生規劃的需要,確定各地的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醫療機構的審批結果,將在省衛生廳備案。同時,衛生行政部門、合作醫療管理部門將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對存在嚴重問題的定點醫院要堅決取消定點資格。
『十一五』期間,我省將按照國家要求完成鄉鎮衛生院規范化建設任務。保證每個行政村都建有規范化衛生所。普遍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農村常住人口85%以上參合,提高農村居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能力,逐步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到2010年,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率達到95%,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2.05/10萬,嬰兒死亡率降至26.28/?。
城市社區要建惠民醫院:90%覆蓋率,80%居民首診在社區
我省已確定全省衛生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到2010年,我省城市社區衛生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80%城市居民首診在社區。
按照《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我省將對公立一級醫院和部分二級醫院按社區衛生服務的要求進行結構和功能改造,允許大、中型醫療機構舉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到2010年,城市社區衛生組織覆蓋面要達到80%以上。規范實施社區衛生服務組織(小醫院)和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大醫院)雙向轉診制度。保護廣大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選擇權,為廣大群眾提供不同層次的、高質量的、價格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通過試點利用現有資源在城市建立幾所惠民醫院,滿足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按照城市街道辦事處所轄范圍或3萬~10萬居民設置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建設425個,其中,市(行署)共建設260個、縣(包括縣級市)共建設165個,社區衛生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
社區衛生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堅持公益性質,以社區、家庭和居民為服務對象,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貧困居民等為服務重點,以主動服務、上門服務為主要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做到80%的城市居民首診在社區。
省衛生廳對《黑龍江省衛生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在新的發展規劃中,首次提出將有限資金用於重點項目,如傳染、精神等醫療機構及基層醫療保健機構等,城市要建立惠民醫院。
黑龍江省將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合理安排預算,保證重點項目建設。將各級傳染、精神、結核、職業中毒等醫療機構和120急救機構,以及承擔當地主要醫療主導作用的中心醫院和承擔基本醫療服務的基層醫療保健機構納入各級財政的供養范圍。對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必要經費支持,解決基本業務用房、基本設備、相關設施以及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所需經費。2007年城市用於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經費要達到行政區域內常住居民每人每年8元標准,2008年要達到每人每年10元標准。
黑龍江省將建立健全應急機制,有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提高傳染病疫情報告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的網絡直報率的基礎上,建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決策系統,與衛生部的應急指揮平臺對接,與省地震、交通、公安、消防、氣象等部門的網絡相連,實現信息共享,應急聯動的目的。協調有關部門,建立衛生應急儲備制度,建立省級衛生應急准備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