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社保安民心 就業促振興 黑龍江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積極發展
2007-04-17 16:34: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單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7日電 題:社保安民心就業促振興——數字見證黑龍江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發展

    記者 單志華

  2007年春節前,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為部分貧困下崗職工送去一份『特殊年禮』——2000多個就業崗位。當下崗職工石光華接過公益性崗位上崗通知書和社保補貼後,激動地說:『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

  今年,牡丹江市在扶貧解困送溫暖活動中,從政府公益性崗位資金中拿出1440萬元,開發、購買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專門提供給零就業家庭、殘疾人、『4050人員』及部分靈活就業人員。目前,牡丹江市已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6000多個。據統計,2006年黑龍江省城鎮新增就業達到70.81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8.9萬人,其中『4050』人員就業16.02萬人。2007年,我省將繼續把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作為重點,通過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和集中援助等一系列活動,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使我省年城鎮新就業人員達到70萬,新增就業人員60萬,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萬,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0萬,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關乎社會的發展與穩定與,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黑龍江省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計劃和措施,促進勞動與社保事業進一步發展。

  數十萬農民工受惠社保勞動有保障

  2006年,黑龍江省加大農民工工作力度,使數十萬農民工受惠於社會保障。黑龍江省積極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通過收繳工資保障金、嚴肅查處欠薪案件等措施,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

  為確保農民工工作取得實效,我省出臺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切實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意見》提出,我省農民工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認真解決農民工工資偏低和拖欠問題,要使農民工最低工資達到所在地最低工資標准,力爭在2007年年底前基本解決歷年拖欠工資,爭取不發生新的拖欠;依法規范農民工勞動管理,全面執行勞動合同制度,各類用人單位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要達到70%以上;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率達到90%以上;積極穩妥地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使更多的農民工能夠享受到社會保險待遇;切實維農民工提供相關公共服務,健全維護農民工權益的保障機制,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

  到2006年底,全省累計收取農民工工資保障金4.5億元;全年農民工工資拖欠案件同比下降了60%。組織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開展了針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計劃,使參加培訓的農村勞動者至少掌握一項技能,且能夠達到用人單位上崗要求。通過貫徹落實『平安計劃』,使6.6萬名農民工參加了工傷保險。按照『低費率、保大病、保當期、以用人單位繳費為主』的原則,將29.5萬名農民工納入了醫療保險。部分農民工子女在城鎮中、小學萬名接受一義務教育,提高了農民工計劃生育經常性管理與服務水平,出臺了19條戶籍管理便民利民措施,降低了農民工進入大中城市的落戶門檻,解決了一些農民工進入城市後久未解決的戶籍問題。

  三類人員辦社保享補貼生活有依靠

  《黑龍江省社會保險補貼實施細則》其中規定,可對我省靈活就業的『4050』人員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補貼60%。

  目前,我省實現再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中,近七成是靈活就業人員(指在勞動年齡范圍內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人員,包括:家庭小時工、街頭小販等其他類型的打零工者)。《細則》中規定,下列三種靈活就業人員可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持有《再就業優惠證》、通過靈活就業形式實現再就業的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持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發放的《靈活就業證明》,與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簽訂一年以上靈活就業協議的下崗失業人員;社保關系在所屬轄區內,已參加社會保險且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下崗失業人員。

  十一五規劃為我省勞動和社保事業指方向

  《黑龍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時期,黑龍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健全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勞動保障制度及運行機制,逐步實現就業比較充分,收入分配比較合理,勞動關系基本和諧穩定,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善,管理服務規范高效的發展目標,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十一五』期間,全省城鎮將新增就業3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共培養高技能人纔23萬人,其中技師5萬人,高級工18萬人;培養中級技術工人40萬人;初、中、高級技術工人的比例達到35:40:25。到『十一五』期末,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06萬人、1000萬人、470萬人、500萬人和200萬人以上,有50%以上具備條件的企業實行企業年金制度,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逐步增長。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率達到97%,其中納入社區管理的達到80%以上。2、社保試點工作全面結束,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初步進展。

  五大舉措促進勞動與社保事業發展

  2007年,黑龍江省勞動保障部門將在五方面采取措施,促進社會就業和再就業,擴大社會保障范圍,推進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從業者參加醫療保險,盡快將無業居民和未成年人納入醫保范圍。

  ——促進就業水平。今年,勞動部門將重點扶持下崗失業人員、『4050』人員、就業困難群體,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擴大小額擔保貸款發放范圍,為零就業家庭成員和困難人員提供資金扶持,促進其就業和再就業。通過『創辦小企業,開發新崗位』的模式,將培訓和就業緊密結合,幫助求職者最短時間內實現就業。

  ——擴大社會保障。今年黑龍江省要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做實規模提高到8%;失業保險以事業單位、私營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為重點,確保參保人數穩中有昇;醫療保險要大力推進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及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從業者參保,盡快將包括無業居民、未成年人在內的城鎮各類人員納入保障范圍;工傷保險要加大煤炭、建築施工企業等高風險行業參加的力度,有計劃地將事業單位、民辦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農民工、個體工商戶及其從業人員納入參保范圍。

  ——培訓技能人纔。今年起,黑龍江省將建立高技能人纔培養、技工學校教師培訓、公共實訓等三大基地,力爭培養高技能人纔4.4萬人,其中新技師1.1萬人,技工院校招生3萬人,其中招收高級工5000人,畢業生就業率95%以上。

  ——清理非法培訓。黑龍江省將在全省范圍內清理非法、違法違規辦學行為,嚴厲打擊培訓機構舉辦『保過班』、買賣證書等行為,杜絕培訓機構組織參加異地鑒定等違規行為。同時,建立『黑龍江職業技能培訓網』和『黑龍江民辦職業培訓網』,作為政策發布、公告公示、網上申報、曝光不規范辦學行為、投訴申告、合法學校查詢等信息平臺。

  ——維護勞動者權益。勞動保障部門將推進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建立企業欠薪報告制度。同時,強化最低工資制度的落實、檢查勞動合同簽訂、建立用工備案制度等措施,力爭到年底各類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以上,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應簽企業的45%以上。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