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中考臨近 哈爾濱優秀教師:物理復習有技巧
2007-04-18 06:35:2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姝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8日電 中考臨近,哈第十七中學物理學教研組長、全國物理學科大賽一等獎、哈市物理學科骨乾教師、哈市優秀教師馬海英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是考生最緊張的復習時刻,一部分同學整天忙於聽課、做題,看不完的復習資料,做不完的題海,忙得焦頭爛額,手足無措,也有的考生產生厭學情緒,認為自己已經定型了,再努力也沒戲了,還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已經沒問題了,不想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查缺補漏。這些做法對於考前的復習都是不利的。

  那麼究竟如何備考呢?馬海英老師提出幾點意見和要求供考生參考:

  (一)研讀考試說明,把握中考走向

  怎樣纔能復習好物理呢?馬海英老師認為首要任務是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哈市教育研究院今年較早出臺了《哈爾濱市2007年初中昇學考試說明》就是為考生備考而准備的『路線圖』。馬海英建議考生們在《考試說明》裡找復習方法,以密度為例:密度概念來自於自然現象,即『同體不同質,同質不同體。』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等,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它們的體積不同,這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的某種特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學完密度以後如何測量密度?有幾種方法你都要寫出來,還要知道它的具體應用有:鑒別物質;測量特殊物體的體積、質量等;密度與重力、壓強,浮力概念之間,都能有機的聯系起來。所以在復習時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建立相關的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

  所以同學們要把《考試說明》變成實實在在的知識點,一項一項落實,這樣做基礎題纔能不丟分,進而難題纔能攻克。因此研究考試說明對於每位老師和考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紮實基礎知識,緊扣物理課本

  中考基礎題、中等難度題、較難題分數之比一般為5:3:2,可見中考有50%是基礎題,而基礎題常常是課本上的基本知識的直接的應用。常常學生難題拿滿分,而簡單題失分;計算題拿滿分,而實驗探究題失分。究其原因,這主要由於一方面學生對於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主觀上不夠重視;另一方面知識零亂,不能在頭腦中形成體系;再次不能使用物理學科常用的觀察、實驗探究、控制變量等科學方法解決問題。

  對於知識結構的梳理能力的考查在近幾年中考選擇題中常有,學生復習時必須將課本上的知識點梳理成網絡,知識內容爛熟於胸。課本上有許多的卡通插圖非常有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創設了情境,也為命題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例如,課本上有一個牲畜飲水的圖,可能很少引起學生關注,但是中考試題就容易出這樣的考題,請你說出圖中與所學物理有關的問題。

  這道題認真分析至少可說出五種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

  (1)左右水池用管相連:連通器原理

  (2)老牛低頭飲水:大氣壓作用

  (3)左池水面漂有浮子:漂浮條件(或者平衡力作用)

  (4)浮子左側有連杆:杠杆平衡條件

  (5)進水閥打開水流出:重力做功的結果(也可以說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

  因此物理復習應從課本的知識出發向課外的『生活、技術、社會』物理知識應用發散。

  (三)掌握科學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新的課程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注重同學們研究能力的培養。近年來,考試中物理實驗考核的分值不斷上昇。考題中既重視了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又側重考查實驗觀察能力、儀器選用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實驗故障排除能力,而且特別注重對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及實驗設計能力及方案評估的考查。

  要想解答好實驗探究題,同學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注意:首先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重視對實驗的復習,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並能及時解決,提高學習的效率。其次要熟悉考試中實驗題的題型,明確思路、找准方法、尋找規律,有時還可以將錯題記錄在案,總結產生錯誤的原因。另外,同學們在審題時,一定要按要求和步驟仔細思考,弄清題意,了解題目中發生了哪些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給出了哪些已知條件,本題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必要時可借助草圖來搞清物理過程和題目的意思和要求。

  對於題目中的關鍵的字句要反復推敲,仔細分析已知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系?每個實驗學生必須明確探究目的,制定實驗計劃,明確有哪些思路和方法?需要哪些器材?有哪些實驗步驟?怎樣設計表格收集證據?最後將收集的數據和現象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或提出新的猜想。在探究過程中可以思考哪些變量需控制?哪些器材、步驟可更改?這組器材還可以驗證什麼猜想?復習時要學會用科學方法探究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物理問題。

  (四)抓住題目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練,沒有一定數量物理題做保證,就不能確保中考題做得熟練。熟能生巧,見多纔能識廣,在做題過程中,尋找方法,總結規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這是通向成功的必經橋梁,沒有量的積累,就很難有質的飛躍。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