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題:輝煌的五年 歷史的跨越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記者 雷蕾
2002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廣大百姓充分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近年來,我省在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實施就業再就業工程,有效控制城鎮登記失業率,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五年來,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繼突破6000元、7000元和8000元和9000元關口,2006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182元,比2001年增長6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於2004年突破了3000元大關。2006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3552.4元,比2001年增長55.8%。
──消費結構提檔昇級。全省城鄉居民消費支出數額大幅增加,吃、穿、用、住等物質需求已從量的滿足向質的方面提高。城鎮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2006年達到6655元,比2001年增長29.8%;農村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2006年比2001年增長63.2%。
──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食品消費支出佔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2006年,我省城鎮恩格爾系數為33.3%,比2001年下降3.9個百分點;農村恩格爾系數為35.3%,比2001年下降7.4個百分點。恩格爾系數的下降,標志著『吃』在全省城鄉居民生活中所佔的分量越來越輕了,居民的消費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2006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4.1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20.9平方米,分別比2001年增長16.4%和10.6%。全省民用汽車擁有量由2001年末的56.3萬輛猛增到2006年末的108.3萬輛。2006年全省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128部,擁有量均比2001年增長5.7倍。國際互聯網從剛剛起步到發展迅速,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主要手段。2006年國際互聯網用戶達到108.8萬戶,比2001年增加9.4萬戶。
──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全省各級地方政府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資金,切實增加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擴大各項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健全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著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社會救助制度,形成了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網絡,緩解了人們的後顧之懮,維護了社會的穩定。2006年末,全省有800.4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有708.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2001年增長15.6%和1.2倍。全省有145.3萬城鎮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比2001年增加36.7萬人。另有458.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511.8萬農民參加新型合作醫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也已經順利啟動,2006年有73萬農民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