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農民百姓的『健康銀行』——綏濱縣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紀實
2007-04-25 16:59:54 來源:東北網  作者:於志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5日電 題:農民百姓的『健康銀行』——綏濱縣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紀實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乾』,這是過去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真實寫照。因此,農民有病只能是『小病拖,大病扛』,即使住院病還沒好就嚷著要出院。2005年初,綏濱縣被納入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從此,綏濱的農民也享受著和城市『吃公家飯』人一樣的看病報銷制度。為將這項民心工程切實落到實處,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正式啟動運行以來,綏濱縣上下一心聚精會神搞合療,眾志成城謀惠民,使全縣的參合農民人數不斷增加,醫療報銷比例不斷上昇,參合農民受益程度不斷增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一惠民之舉猶如春天的喜雨,滋潤著綏濱大地,滲透到每個參合農民的心田……

  惠民之風入濱城

  綏濱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業人口8.8萬人,相當一部分還沒有穩定解決溫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比較普遍。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推行,給這些農民帶來了福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千千萬萬個農村家庭築起了一道安康的屏障,是農村社會和諧的潤滑劑,是農民百姓的「健康銀行」。我們一定要把這項惠及農民的「民心工程」落到實處。』綏濱縣委書記馬智凱如是說。綏濱縣為把這一惠及農村千家萬戶的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在借鑒兄弟市縣好做法的基礎上,用新的思想、觀念和方法推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力求保證報銷方式和報銷比例合理,做到收支平衡,將農民和國家的補貼資金全部用於農民醫療費的補償上,使農民真正受益。在經過多次征求鄉村乾部及群眾意見後,綏濱縣確定了合作醫療補償方式和報銷比例,並形成了《綏濱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和《綏濱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細則》,同時成立了專門辦公室,組織人員進行多維宣傳,確保了合作醫療政策的廣覆蓋,有效地促進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適時『昇級』應民聲

  2006年,國家進一步加大了對合作醫療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為每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增加補助10元,每人達到20元,我省又為每位農民增加補助5元。根據國家和省級財政增加對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的補助,綏濱縣也將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昇級,出臺了『范圍再擴大,籌資再增加,報銷再提高,服務再便捷』的新舉措,讓綏濱縣農民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昇級版』中享受到更多實惠。

  去年,綏濱縣將參合農民個人籌集的每人15元全部納入農民個人家庭帳戶用於門診醫療費的報銷,由農民個人支配使用。推行低起付線、低封頂線、高補助比例的『兩低一高』新舉措。即鄉鎮衛生院起付線由原來的100元降至50元,縣級醫院起付線由原來的300元降至200元,降低了農民住院治療的門檻。封頂線控制在每人每年不超過1萬元,避免了少數人佔用大量的合療資金。將報銷比例整體提高5%,使參合農民享受到更多的實惠。同時,通過民政、紅十字會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生大病的農村特困戶實施再次救助。為減少參合農民報銷過程繁瑣的問題,綏濱縣實行了醫藥費用『報銷直通車』,由按季度報銷調整為縣內患者直接在就診醫院直補報銷,實行醫療單位墊付制,即患者出院可直接到醫院財會室進行報銷結算。患者不求人,不跑冤枉路,讓農民群眾不僅得到新農合政策的實惠,而且享受到了便捷優質的服務。

  不辱使命碩果豐

  2006年,綏濱縣共有6.47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6.5%。全年為參合農民補償醫藥費總額273.3萬元,合作醫療受益人口達4.74萬人次。住院得到1000元以上補償人數為446人次,3000元以上補償人數為92人次,達到補償封頂線1萬元的6人,癌癥患者一次性補償2000元的合計112人。另外,在2006年,綏濱縣又被國家紅十字總會確定為紅十字會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試點縣,縣紅十字會把多方募集的捐款和國家、省、市下撥的專款存入大病救助基金專戶,及時對參合的農民進行救助。全年共為50名參合患者實施了救助,救助資金達2萬餘元,免費發放藥品110萬元,使4050名患者受益,省紅十字會『健康快車』為全縣46名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免費手術,使患者走上了康復之路。今年,綏濱縣已有6.99萬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比2005年最初參合人數增加1.55萬人,參合人數佔農民總數的94%。這一串串數字,無不在召示新型合療在農村的受益面和參合農民的受益程度!

  我們堅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在綏濱縣的貫徹落實,一定會在綏濱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化作春天的喜雨,灑遍綏濱大地……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