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5日電 剛剛還是一副大口喘氣瀕臨死亡的模樣,被魚販扔進水槽中,加入一些黃色液體後,這些瀕死魚立刻變得活蹦亂跳。近日,記者走訪了哈市的幾處市場,從幾個魚販口中得知,這種黃色液體竟是柴油,而且魚販幾乎都知道『柴油魚』的秘密。
哈市香坊區的張大娘向記者反映,17日,她到文景街上的一處早市買菜。見到一群人圍在一個魚攤前,一個魚販在大聲叫賣:『活魚3元錢一斤!』張大娘上前看了看,魚在水槽裡活蹦亂跳的,還吐著氣泡,看起來很新鮮,每公斤6元很便宜,她就買了兩條。等到家收拾魚時,她聞到一股刺鼻的柴油味,又想魚扔掉怪可惜的,就衝洗了多遍,當晚和老伴把魚燉著吃了。沒想到,當晚二人就出現嘔吐、肚子疼等癥狀。之後她和老伴去了社區的診所,醫生告訴她,很可能是吃了『柴油魚』纔生病的。
22日18時許,在市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香坊區民生路上的一處市場看到,不少魚販正在叫賣活魚,其中,一個魚販將不能動彈的魚放進一個水槽,裡面的水浮著一層油,之後他撈起一條魚收拾,魚肚剛被剖開就露出發黑的內髒,一股刺鼻的氣味也冒了出來。這個魚販解釋說,魚是遠道來的,這樣是缺氧弄的。
記者走訪了哈市幾處市場的賣魚攤,幾乎每個魚販都知道『柴油魚』的秘密。一位女魚販告訴記者,一些魚販花很低的價格專收瀕死魚,然後將這些魚放進裝有柴油的水槽內,這些瀕死的魚本來已無力再游動,進入摻有柴油的水後,因為空氣稀薄、呼吸困難,所以它們很難適應環境,只好拼命掙紮,用盡全力游動並不斷吞水吐氣泡。這些假象讓買魚的市民覺得這些魚非常新鮮。除此之外,柴油還能增加魚的重量,因為魚在柴油的刺激下會拼命地喝水,每條魚進肚的水約有二兩重,一些魚販就這樣賺取了市民的錢。
『我在這個市場賣魚快10年了,「柴油魚」是近三四年纔傳入哈爾濱,只有流動的賣魚攤為了效益纔敢乾,長期在市場內擺攤的魚販不會做的。』一位年長的魚販說。
記者諮詢消化內科醫生後得知,柴油中含有致癌物質,魚喝了柴油,人再吃『柴油魚』就等於把『毒素』吃進體內,腸胃受到刺激後會出現胸悶、嘔吐等現象。水產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細心的人能發現水中放了柴油,因為油不溶於水,油珠會附在魚鱗上。同時提醒市民,買魚時最好到大超市或水產市場去買,這樣魚的質量纔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