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忠林 |
東北網4月26日電 省十次黨代會,突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主題,體現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時代要求,符合我省和大興安嶺地區的實際。今後,我們要堅持圍繞構建林區和諧社會這條主線,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實現群眾願望,滿足群眾需要,維護群眾利益,加快和諧社會進程。這是省十次黨代會代表、大興安嶺地委書記王忠林在接受專訪時重點談到的。
王忠林說,大興安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氣候寒冷,群眾生活的成本相對比較高。近幾年來,他們把民生事業作為構建林區和諧社會的重要職責,從百姓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抓起,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對所有縣區局址進行了改造,使15萬人結束了長期飲用地表水的歷史。全區結束了沒有高等級公路、沒有立交橋、沒有國家電網、沒有高等院校的歷史,今年還將實現所有的縣區局高等級公路相連接,林區群眾盼望已久的漠河支線機場也已全面開工建設。同時,群眾的生活不斷改善,2006年增發工資5835萬元,而且做到了林業企業職工與公務員同步增長工資。地區提出的『必保不出現一戶群眾因貧窮而吃不上飯,必保不出現一個學生因貧困而上不起學』的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全區啟動的救助貧困生的『陽光工程』也照亮了特困孩子的求學之路。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實現了全覆蓋,去年又提高了補貼標准。
王忠林說,以民為本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各級領導乾部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多為百姓辦好事、辦實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讓群眾得到實惠,感到溫暖,看到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在繼續落實好『兩個必保』的同時,著力做到『三個基本』,即:保證群眾基本生活,做好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救助工作,使困難群眾都能享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保證學生基本就學,實行『全免全補』,對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對全體住宿生、特困生及考上大學的困難學生給予相應的補助;保證百姓基本就醫,加快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建設,鞏固提高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比率,重點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同時,大力推廣『慈善超市』和『愛心超市』,通過個人、團體等救助方式,提高社會救助水平,擴大社會救助范圍。特別要對老戰士、老黨員、老勞模給予特殊的關照,讓為國家建設和林區發展做出貢獻的老同志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共享改革發展以及社會和諧的成果。